之无稍识,甚人称阿蕴。昨夜东园忒风紧。正花时、有个海曲梁鸿,谁又说、邻舍封侯信准。
碧湘余胜迹,五代繁华,也不输江左金粉。看金字银牌,夹路排云,重重映、碧楼但楯。却不道、芦帘纸窗人,爱树影、山光月临鸱吻。

【注释】

之无:指作者的好友之无。

“甚人称阿蕴”二句:意思是说,谁还称赞阿蕴呢?阿蕴是作者的妹妹,嫁给了梁鸿。昨夜,东园风紧,海曲、山阴等地,都刮着猛烈的东风,吹得花枝摇曳,柳絮纷飞。

“碧湘余胜迹”三句:湘水是屈原流放的地方,这里泛指湘江一带,五代时繁华,也比不上江南金粉之地。

“看金字银牌”三句:意思是说,那金字牌匾银字牌匾,夹路排云而立,层层叠叠,映衬出碧楼高耸,十分壮观。

“却不道”两句:意思是说,却不知道,那些芦帘纸窗人家,爱树影、山光月临鸱吻。

【赏析】

《洞仙歌·寄女儿》为宋词人苏轼所作。上片起首二句点题,指出之无虽才名远扬,但世人多不相识。次四句写景,描绘出东园中花木扶疏,鸟鸣风劲的景象,暗示之无的才名尚未被人们所认识。过片写环境,从侧面烘托之无的高才。“碧湘余胜迹”,即湘水边还有未被破坏的遗迹。“五代繁华”,则是指五代时金陵(今南京)等地区的繁华。“也不输江左金粉”,则是说之无比之无的家乡金陵还要繁华。下片写人之高雅,用一“却”字转折。“金字银牌,夹路排云,重重映、碧楼但楯”,这是对之无的赞美。“却不道”,以下写之无家的环境。之无家的窗户是用竹篱笆围成,上面挂着苇席和纸扇;屋前有一棵大树,树下有石凳石桌供人休息。“树影、山光月临鸱吻”,这一句是对之无家的环境的进一步描写。“月临”,形容月亮明亮。之无家的窗户虽然简陋,但它的周围却有美丽的树木、青山和明亮的月光,使之无感到十分幽美舒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