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花时鸣鸟误。好鸟迟鸣,已是春将暮。豆子山前打瓦鼓。青青豆子蒙蒙雨。
又复水生桃叶渚。人倚阑干,红紫无重数。若到花闲花共语。花闲不醉休归去。

【注释】

鸣鸟:鸟叫声。豆子山:即豆子山,在今安徽怀宁、潜山、桐城、望江之间,是大别山南麓的一座小山。桃叶渚:地名。汉乐府有《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里泛指江边的沙洲。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愁的词作。上片写春景,下片写春愁。

上片开头两句说,正是春天里花开的时候,而鸣禽却在误时啼叫,好鸟也迟迟不飞来报春。“花期”即花季时节。“鸣鸟”,即鸣禽。“迟鸣”指鸣禽晚啼。“春将暮”是说春天即将结束。“豆子山前打瓦鼓”。豆子山即豆子冈,在今安徽省怀宁县境内。山冈上常有瓦鼓声。“青青豆子蒙蒙雨”,豆子山前蒙蒙细雨,雨中青草更绿,雨后豆子山上一片葱茏。

词人以“豆子”、“蒙蒙”等词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烘托了人物心情的愉悦。

过片三句写词人倚楼远眺。词人站在楼上眺望江景,只见岸边杨柳依依,柳丝垂拂,江面水波荡漾,一簇簇桃花瓣片随着流水漂浮,红紫相间,美不胜收。“若到”“花共语”,是说如果到了花开的季节,花儿会和词人交谈。“花闲”句化用《江南》诗意,意思是:花儿闲散自在地开放着,我与花儿同享欢乐。“不醉休归去”是说不要沉醉于这美好的景色之中,要赶快回去。“醉”是本词的线索,全词围绕“醉”字展开,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清丽优美。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期间所作的一组抒写春愁之作。全词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正是花时鸣鸟误。好鸟迟鸣,已是春将暮。”开篇便点出了时间——正是花开时节,而此时却有鸣鸟误时,好鸟迟迟不飞来报春,可见春天已经快要结束了。“豆子山前打瓦鼓。青青豆子蒙蒙雨。”接着词人描写了眼前之景——豆子山前打瓦鼓声声,青青豆子蒙蒙细雨,为全词增添了几分凄迷之感。“又复水生桃叶渚。”接下来,词人描写了江边的景致——水涨之后,桃叶渚露出水面。“人倚阑干,红紫无重数。”然后,词人描写了词人自己:他站在楼台上欣赏美景,倚栏远眺,只见江岸上红的、紫的花朵数也数不清。“若到花闲花共语,花闲不醉休归去。”最后,词人描写了词人的设想:如果到了花开的季节,花儿会和词人交谈,词人想与花儿共享欢乐,然而又怕醉了不能回去,因此还是早早回去吧。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词中多处写到“花”和“醉”,可见其心中所想的依然是春天。全词以写景为主,词中多处写到“花”和“醉”,可见其心中所想的依然是春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