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丹楯。斜日依鸱吻。帘影断,衣香尽。窗遮春草暗,径绕游丝紧。花落去,消残彩蝶通身粉。
旧院空余恨。碧水春痕褪。桥槛上,生芝菌。几重罗幔隔,一幅晶屏近。人在否,城南杜牧休重问。
《千秋岁·访旧》赏析
《千秋岁·访旧》一作于清·曾廉之手,这首词以画堂、丹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斜阳映照下的雕花栏杆和斑驳的窗户,帘影断尽,衣香已散。窗外春草浓密,游丝缠绕;室内则是满地落花,彩蝶翩翩。词人用“窗遮”“径绕”等词,将春天的生机与衰败对比鲜明地呈现出来,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一种时光流转的哀愁。
词中“旧院空余恨”一句透露出词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而“碧水春痕褪”则描绘了时间无情地冲刷着曾经的美好。词末,“桥槛上,生芝菌”一句,不仅形象生动,更暗合了岁月变迁的主题。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抒发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此词不仅是对春日景色的细腻刻画,也是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词中通过对比春日的美景与凋零的景象,表达了一种由喜悦转为悲伤的情感转变,体现了作者在政治风波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这种从美好到哀愁的转变,是许多文人墨客共同的心声,他们借景抒情,以景结情,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内心深处的那份复杂情感。
曾廉的《千秋岁·访旧》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