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邀忍俊,正落花天气。卅六湾头画船击。乍莺声困柳,鹃血斑花,愁与恨、装做个侬行李。
三间鸳社小,嗔到笼鹦,不识千金有深意。帘角上灯时,分咽琼浆,已够了、销魂滋味。直挨到、阑干月华迷,又抵死催人,到门嘶骑。

【译文】

相邀忍俊,正落花天气。三十六湾头画船击。乍莺声困柳,鹃血斑花,愁与恨、装做个侬行李。

三间鸳社小,嗔到笼鹦,不识千金有深意。帘角上灯时,分咽琼浆,已够了、销魂滋味。直挨到、阑干月华迷,又抵死催人,到门嘶骑。

【注释】

⑴洞仙歌:词牌名。

⑵卅六湾头:指苏州的平江路。平江路是宋代苏州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⑶莺声:黄莺鸣叫的声音。莺,黄色的小鸟。

⑷“鹃血”句:杜鹃啼鸣时的血滴沾在花朵上,使红花变成红泪。鹃,一种鸟。

⑸鸳社:鸳鸯的社集地,即鸳鸯楼,为南宋临安城中一处风景优美的建筑群。

⑹“嗔”:生气。

⑺“笼鹦”句:鹦鹉笼中的人被关得太久而发怒,不知富贵人家的小姐对人有着深意。笼,指鸟笼。

⑻“帘角”句:夜幕降临时,灯光照进帘角,使人分不清是天上的明月还是地上的灯光。

⑼“分咽”句:喝下美酒如同品尝美味佳肴一样,让人陶醉不已。分,分辨。咽,品尝。

⑽“阑干”句:到了深夜,月光映照着栏杆,令人迷醉,更加想回家。阑干,横木栏杆。

⑾“又”三句:又催促着人赶快回家。

【赏析】

《洞仙歌》词写于作者任临安通判期间(1174-1178)。据宋人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吴兴四序》,此词作于淳熙五年(1178年)冬,当时作者因不满主和派大臣秦桧等的投降政策而罢官南归。词中的“侬”是吴语方言词,意为“我”。全词描写了一个女子在元宵节之夜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她在元宵佳节时的愁苦之情。

上片描绘节日夜晚的景象。开头两句,词人用设问手法,写女子邀请他共赏夜景,并告诉他这是落花时节,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卅六湾头”三句,词人写女子请他游览平江路风光,一路上春光明媚,游船轻快,莺儿啼鸣,花儿开放。这里,“卅六湾头”指的是苏州平江路的繁华景象,“画船击”则表明了游人如织的盛况。“乍莺声困柳”二句,写女子感叹自己愁怨交加,她把莺声比作被困在柳条中的鸟儿,把啼血的花儿比作被杜鹃啼哭的杜鹃鸟。

下片写女子独自在家的情景。“三间鸳社”三句,写女子在鸳鸯楼中独处,她生气地说笼中鹦鹉不懂她的心情,不懂得主人对她的爱意。“帘角”三句,写女子在灯影摇曳中品味着美酒,沉醉在这美妙的时刻。“分咽琼浆”二句,进一步渲染了她对美好生活的享受。“至阑干月华迷”三句,写女子在夜色朦胧中盼望丈夫归来,直到月光透过窗棂映入室内,她才感到有些疲倦,于是催促丈夫赶快回家。

整首词语言明快自然,意境清新优美。全词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女子孤独寂寞的心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