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天绿梦围僧住,中边更无人我。凤尾捎云,龙吟蜕月,深闭重帘清课。牵萝计左。怅倚笛莺坊,省钟云卧。惜取婵娟,旧缣惊被暗尘涴。
江城飞镝似雨,甚年时荩箧,都付篝火。蔡赏曾淹,高痴欲语,老去填词谁和。墙阴万个。尽玉戛风疏,翠交烟妥。那不桑尘,暂留深处可。
【注释】
- 禅天:佛教用语,指佛家修行的境界。
- 凤尾:凤凰尾巴,这里指竹屋的檐角。
- 龙吟蜕月:神话传说中龙在蜕皮后发出的声音。
- 牵萝计左:用牵萝蔓来比喻自己的处境。
- 萦:缠绕。
- 省钟云卧:指僧徒们静坐打坐。
- 婵娟:美女。
- 荩箧(jìn qiè):古代装文书的木箱。这里泛指公文、书信。
- 蔡赏曾淹:指蔡邕被董卓杀害之事,也指董卓对蔡邕赏赐。
- 高痴:指苏轼的号,“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
- 玉戛(jiá)风疏:指玉制的乐器发出的清脆声音。
- 墙阴万个:形容庭院深深,绿柳成荫。
【赏析】
此词作于元符三年(1100),当时苏轼在黄州,吴玉才为苏轼之友,苏轼为玉才画竹并填词以赠。全词写竹屋环境幽雅,意境清远,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上阕先写竹屋环境之佳。首二句写僧人居住之所四周环绕着绿色的竹林,其中还隐藏着一个深院。接着写院内之深幽。第三四句写院中的景致,风吹动竹梢,好像凤尾一样。又好像龙在月下吟诵出美妙的歌声,令人心旷神怡。“重帘”、“清课”等字都渲染出竹屋环境的清静、幽雅。
过阕写竹屋主人生活之闲适。开头三句写主人生活之简朴。“倚笛莺坊”,是说主人常倚门听杜鹃啼叫的声音。“省钟云卧”,是说主人常常躺在云床上静听和尚念经之声。“惜取婵娟”,是说主人爱惜自己如花般的容貌。最后两句写主人的生活情趣,是说主人喜欢收藏书画古物,而且珍藏了很多。这一句既写出主人收藏之多,也表明主人爱好古玩收藏。
此词通过写竹屋主人生活之闲适,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