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蒜。银蒜。遮了东风一半。门前日影初残。
犹见微峰远山。山远。山远。风送残红片片。
【注释】银蒜:指柳絮。东风:春风。残红:落花。
【赏析】此词是一首咏物词,写春日里,柳絮随风飘飞的景色。上阕描写风中的柳絮,下阕描绘了山远、天高、风送残红的画面,表现了一个春天的黄昏,在作者笔下显得格外清丽宁静。
银蒜。银蒜。遮了东风一半。门前日影初残。
犹见微峰远山。山远。山远。风送残红片片。
【注释】银蒜:指柳絮。东风:春风。残红:落花。
【赏析】此词是一首咏物词,写春日里,柳絮随风飘飞的景色。上阕描写风中的柳絮,下阕描绘了山远、天高、风送残红的画面,表现了一个春天的黄昏,在作者笔下显得格外清丽宁静。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时,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同时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句。 “落花篇”是题目,表明了这首诗的题材,也点明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咏叹春花凋落的伤春之诗。 “东风绿遍芳洲草,春昼落花啼鴂早。”首联写景。春天来了,东风把芳洲吹绿了,百花争艳。春日的阳光下,花儿在枝头啼叫,而它们的生命却是如此短暂。此两句以乐景写哀情
【解析】 此诗写江南的美景,以虎丘、真娘墓为中心,描绘出一幅“虎阜更如何”的美丽江南风光图。首句点明题意:在江南好的地方,还有哪里能比得上虎丘更好呢?第二句写虎丘祠前的罗袜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怀念其亡妻韦氏而建造的。第三句写虎丘附近有一处真娘墓,真娘墓上有许多绣花垫。最后一句写月夜在虎丘听笙歌的情景。 【答案】 忆江南 其三 本意 江南好,虎阜更如何。 短簿祠前罗袜浅,真娘墓上绣茵多。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江南好,其次忆苏州。” - 关键词解释:“江南”和“苏州” - “江南”是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特指中国东南地区。 - “苏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以其园林、丝绸闻名。 - 诗意表达 - 诗人首先表达了对江南地区的热爱和赞美,认为它是中国最美好的地方之一。然后,他转而提及了“苏州”,作为第二个被提及的城市。 - 这里的“其次”可能意味着虽然苏州有其独特的魅力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江南好,携手慧山傍 - 诗意解读:表达了作者对于江南地区的喜爱和赞美。这里的“江南好”是直接的表达,而“携手慧山傍”则描绘了一个和谐的画面,两人手牵手站在美丽的慧山旁边。 - 关键词注释:江南 - 指的是长江下游的一带地区,这里特指中国南方。 - 慧山 - 通常指风景秀丽的山,可能在这里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山峰或者自然景色。 - 赏析:诗人用“江南好”来开篇
江城腊月雪花白,层冰峨峨照大泽。 北风夜卷鸿雁号,念子犹为倦游客。 君家正对天目山,江涛日夜鸣潺湲。 翻然仗剑游淮泗,中都旧是兴王地。 百战关河骨已枯,英雄割据何代无? 昔人事业随流水,高歌击筑浮云徂。 吴子生平重然诺,百年意气真堪托。 肘后常悬数石弓,腰间屡吼千金锷。 酒酣耳热兴飞扬,新诗往往凌寥廓。 目下坎壈何足悲,人生富贵安可知? 乌啼哑哑鼓声曙,明朝匹马下邳去。 【注释】 1、江城
【注释】 东湖:即今杭州的西湖。步月韵:即步韵,指和诗。沈南疑:诗人的朋友。当湖:地名,在杭州附近。妙句:好诗句。竹窗灯:指月光下竹窗中透进来的灯光。蘸波:水波荡漾的样子。弱柳:柔嫩的柳条。拖千缕:形容波光粼粼。窥户:偷偷看人家。新蟾:新月。透半棱:月亮半圆的样子。鼓角:战鼓和号角的声音,这里比喻军营中的号令声。荒城:荒凉的城墙。催暝客:催促黄昏的客人。鱼虾:水中的小鱼小虾。小市:小集市
【注释】 叠韵:诗歌的一种形式,要求每两句为一组,每组的韵脚相同。送:赠送。借山:隐居山林。莼丝:一种水生植物,可以做成食品,这里指鱼。归:返回。座中怪我头先白, 花底逢师眼倍青:座中的人觉得诗人的头发已经变白了,而花底下的那位老师却显得精神饱满。怪、倍:都表示惊讶。云山:指高峻的山。麋鹿: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生活在山林之中。欲忘形:指与世无争。何当:什么时候。访:拜访。禅栖处:和尚住的地方
【注释】 寒食:古代节气名。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一二日。 白首交游惟孺子:指诗人与徐启远的友谊。孺子:对年轻后辈的尊称。 青山著述有潜夫:指诗人著书立说,有深远影响。 小圃:庭院园地。 跂望:盼望、期待。 蓬壶:蓬莱山的美称。 【赏析】 “分明”两句,写景,描绘一幅清明时节,远村寒食图。 “烛影”一句,写情,表现作者在清明之夜,独坐孤灯下,怀念友人的情感,也抒发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泽畔行吟者,幽思托杳冥。 孤帆收夕照,渔火乱春星。 细雨寒潮白,疏烟晚岫青。 殷勤怀远客,裘马日飘零。 注释:在水边徘徊吟咏的行人,他的思绪寄托在茫茫宇宙之中。他收起了孤帆,夕阳的余晖被收拢,渔夫的灯火与天上的星辰相互映衬。细雨、寒潮让白色的水面显得更加清冷,而稀疏的烟雾和青山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青色。对于远方的客人,诗人表现出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担心他们因为旅途的艰辛而变得憔悴不堪
《南歌子 咏所见》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通过对色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诗句解释如下: - 嫩绿含烟舞:描述春天的嫩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烟雾般飘动。 - 妖红映水明: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夺目,与水面相映成趣。 - 珠宫宝幕胜层城:比喻花丛如同宫殿般华丽,胜过层层叠叠的城池。 - 蓦地绛云深处:突然之间
【注释】 边月:指边塞的明月。征人:远征的人。生情:产生感情。为似:如同。闺中镜明:比喻妻子的容貌如明亮的镜子。长含:长久地保持。双影:两个影子,指夫妻二人。 【赏析】 此词以写征人望月思妻之情,上片写边塞之月,下片写思妇之容,两相照应,构成一个意境优美的画面,表现了征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边月。”是说在边塞的明月。 何用光争积雪:“何”同“荷”,为什么;“光”通”皓”,明亮
诗句释义: - "边柳":描述的是生长在边疆的柳树。 - "生在云西不久":指的是这些边柳刚刚长出来,时间还不长。 - "清明才见依依":指到了清明节的时候,这些柳树才开始显得有些摇曳多姿,依依不舍。 - "八月枝条尽飞":八月份的时候,这些柳树的叶子和枝条全部凋零飘落。 - "飞尽":指所有的柳树都已经凋落完毕。 - "未报闺人霜信":这里“闺人”指的是女子,可能是指诗人的妻子
【注释】 花片:指花瓣。 化作蜂蝶谁见:化成花朵的精灵,有谁会看见? 黄黄白白争飞:黄色的花片和白色的花片争相飞向远方。 飞逐春山暮归:追逐春天的山峦黄昏归去。 归暮:归向黄昏。 月向枝头半吐:月亮从枝头半露出来。 【赏析】 《调笑令·其一》是一首词,作者不详。全词写春景,通过描写花片化作蜂蝶的情景,表现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此词上片以“花片”起兴。花片本是凋落无余,却化作蜂蝶竞飞
注释: 春晓。春天的早晨。 一粟银红焰小,形容春天早晨太阳升起时,天空中的星星渐渐消失,只剩下一点银色的光亮。 绣帘风警花铃,指在春天的早晨,微风吹动窗帘,发出沙沙的响声,就像花铃被风吹动的声音。 宿醉恹恹未醒,指我因为饮酒过量,感到头晕目眩,还没有完全清醒。 醒未醒未,表示我在努力清醒,但仍然感觉昏昏欲睡。 谁教鹦哥唤起,意思是是谁叫醒了我?这里的“鹦哥”可能是指鹦鹉,它常常被用来模仿人的声音
诗句释义: 1. 调笑令 - 这是一种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2. 明月 - 这里指月亮。 3. 底事才圆便缺 - 为什么月亮刚刚圆满,就立刻缺损了?这里表达了对月亮变化无常的感慨。 4. 斜辉一片无情 - 月光斜照,给人一种冷漠无情的感觉。 5. 流照罗帏冷清 - 月光透过窗帘投射进来,给室内带来了一种冷清的氛围。 6. 清冷 - 多次出现,强调了室内寒冷、清冷的气氛。 7.
【注释】 芳草:泛指春天的草木,这里特指南方的草。 剪剪丛丛:形容草长得很茂密的样子。 嫩绿才经雨晴:意思是刚刚经过雨水的洗涤,草色还显得十分嫩绿。 晴雨:指天气晴朗和多云交替出现的天气。 前度送君南浦:意思是说上一次你离开时,我送您到南浦(在江苏苏州西南,古称吴江)。 【译文】 春日里那片片芳草,一片片茂盛而茂密。夕阳西下时分,它显得分外鲜明。刚刚经过了雨水洗刷,嫩绿色刚刚显现出来
春夜与墨香听雨 春夜,即在春天的夜晚。 墨香,指书写用的墨水香气。 译文: 在春天的夜晚,我与墨香一起聆听雨声。 春雨,春夜中细密而柔和的雨。 却好,正好,洗去了我心中的忧愁。 常时,平常的时候,雨水从屋檐滴落。 搅得离人梦无,这雨声扰乱了人们的梦想,让人无法入睡。 无梦,没有梦想。 欢喜今宵听共,今夜我们共同聆听雨声,感到非常快乐。 赏析:
【注释】 风景:景物风光。 已是一年将尽:已经是年末了。 不堪留滞江村,旅舍凄凉掩门:不能在江村停留,旅舍里又冷清又寂寞,只好关门闭窗。 枯木寒鸦几点:枯树枝上栖息着几只乌鸦。 【赏析】 这首小令写景抒情,抒发羁旅行役中孤寂悲凉的情怀。上片“风景”二句,总括全篇,点明岁暮,抒发羁旅之情;下片三句,以景作结,点出诗题,表现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之感。 “已是一年将尽”,点出时值年尾,时间之推移已至年底
【注释】 1.调笑令:词牌名。 2.春闺:在春天的闺房中。 3.明月:这里指月亮。 4.一年频更圆缺:一年里月亮不断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5.清明芳草萋萋:清明时节,芳草繁茂。 6.绿树阴中鸟啼:绿树丛中鸟儿啼叫。 7.惊醒春闺:使在闺房中的妇女被惊醒。 【赏析】 《调笑令·清明》是一首描写春天的闺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惊”字为纽带,把写景、写事、抒情紧密地结合起来
【注释】: 1. 飞近:靠近。2. 深院:深深的庭院。3. 香朝:早晨沐浴时散发的香气。4. 落英:指落花。5. 寂寞:孤单。6. 珠钿:珍珠和玉石镶嵌的首饰。7. 玉燕:玉制的燕子形状的装饰品,常用于簪子或发饰。8. 还懒:不想动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描写的是春日美人在深院中梳洗的情景。 上片开头三句写花的飘飞,接着写美人在深院中梳洗的情景,最后用一个“坐”字
诗句解读 隋堤何在,见晴云雪草,苍茫无际。皂帽蹇驴凭吊罢,闲忆汴京遗事。花竹梁园,烟霞艮岳,何处寻荒址。繁华销歇,断肠戍鼓声里。 堪叹蛾贼纷纷,洪涛昏垫,一夕漂朱邸。只有金梁桥上月,曾照歌楼灯市。楚汉荥阳,袁曹官渡,懒去评青史。黄沙古堞,暮鸦落日飞起。 1. 诗句解析: - 隋堤何在,见晴云雪草,苍茫无际。(注释:询问隋朝的堤防还在哪里,看到晴朗天空下的云和飘落的雪花和草地,显得无边无际
秦邮城外湖千顷,烟蒲夜宿鵁鶄冷。水面月痕生,东风舴猛轻。望中青欲雨。 译文:秦邮城外有一片辽阔的湖泊,夜晚我在这里住宿,周围被烟雾笼罩。水面上月光映出的痕迹清晰可见,微风拂过水面掀起阵阵涟漪。远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注释:秦邮城:古县名,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秦渡镇。秦邮城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而闻名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分析概括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 “沁园春 · 寿吴梅村先生六十”是词题,点明了写作对象和题目,“先生”指吴梅村(吴伟业)。“寿”即祝寿,“六十”指六十岁。这是一首祝寿词,写词人对吴梅村先生崇高的敬意。 (2) “千载词坛,寥寥可数
【注释】 ①“雁柱”句:雁柱,即雁柱筝(一种弦乐器),因筝上常有雕有雁鸟的柱而名。②锦字:古代女子寄情时所写之词或信札,多以锦绣为饰,故称锦字。③三更:夜分为五更,三、四更为半夜。④桂影:桂花的影子,此处指月亮。⑤“依约”句:意思是说那月影在窗边映出的桂花树,似乎依稀可辨。⑥“梦中”句:指梦中仍记得那个名字。⑦“桂影”二句:意思是说那月影在窗边映出的桂花树,似乎依稀可辨。⑧“依约”句
【解析】 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是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能力。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解答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格式要求”,考生在作答时应特别注意,按照要求作答。本诗的注释中“奉次原韵”“津市”“白衣苍狗”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字词,考生要注意积累。 【答案】 花信春逾半。②桃片织,禽声变。③山亭蜂蝶闹
【注释】 千秋岁:词牌名。又名“千秋岁·咏花”。 奉次原韵:依照原韵填写,即按原词的平仄声律来填写。 莺娇蝶媚:形容春天莺歌蝶舞的景象。 虾帘敞,螺卮腻:描写宴席上丰盛的菜肴。 清歌调玉管,红蜡垂金穗:指宴会中悠扬的歌声和闪烁的烛光。 书床畔:书房里。 半生消受清闲味:指在书房中度过悠闲的一生。 忆昔游湖墅,欢宴犹能记:回忆起当年去湖墅游玩的情景,欢乐宴饮的记忆依然清晰。 叹荏苒,韶光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