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在斯耶,应听我、孤儿泣告。自父去、年年寒食,凄凉墓道。一盏香羹新妇做,调和费尽慈亲教。更声声、含泪问黄泉,儿谁靠。

存亡事,伤怀抱。婚嫁事,催衰老。积劬劳悲痛,父魂应晓。后死漫言多十载,几曾生受孤儿孝。却堪怜、薤草迓铭旌,行将到。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清明: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作者在清明节时所作,表达了对父亲的哀悼之情。
  1. 父在斯耶,应听我、孤儿泣告。自父去、年年寒食,凄凉墓道。一盏香羹新妇做,调和费尽慈亲教。更声声、含泪问黄泉,儿谁靠。
  • 注释: 在这时应该听我,这个“我”指的是作者自己,一个孤儿,向已故的父亲哭泣报告。每年的寒食节,墓地都会显得格外凄凉。新妇人(即妻子)熬制的香羹被用来祭奠。这香羹的制作和调味需要耗尽父亲的慈爱教导。每当听到那一声声询问父亲安息的声音,作者就会感到悲伤,不知道父亲在另一个世界里有没有依靠。
  1. 存亡事,伤怀抱。婚嫁事,催衰老。积劬劳悲痛,父魂应晓。
  • 注释: 生死的事情让人忧伤,让人心中充满悲痛。婚姻和嫁妆的事情,催促人的衰老。因为父母的辛勤付出和抚养,让父魂更加清晰明了。
  1. 后死漫言多十载,几曾生受孤儿孝。却堪怜、薤草迓铭旌,行将到。
  • 注释: 如果父亲还能活过来,可能还会多说十几年的时间,但从未真正享受过作为孩子的孝顺。现在只能可怜地看着薤草迎接父亲的灵柩,即将到达墓地。

  • 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亡父的深切思念和无尽哀伤。通过对寒食节墓地的描写、新妇熬制香羹的场景以及父亲亡灵的悼念,深刻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对父爱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父母养育之恩的重视和对子女孝顺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