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无儿,曾累却、高堂心疚。每到得、饭宫悉达,降生时候。小制红衫供浴佛,病中怯腕亲缝就。愿膝边、早得茹饴人,幢前叩。

堪慰处,兰生又。堪悲处,萱摧骤。念报刘无日,此儿方幼。泣绕灵筵呼祖母,幽魂若听眉还皱。待施将、金镜法王台,慈云覆。

满江红 · 乙巳述哀十二首四月八日

注释:

  1. 三十无儿,曾累却、高堂心疚。每到得、饭宫悉达,降生时候。
  • “三十无儿”指的是三十岁没有儿子。
  • “曾累却、高堂心疚”表示这让年迈的父亲深感忧虑和内疚。
  1. 小制红衫供浴佛,病中怯腕亲缝就。
  • “小制红衫供浴佛”指的是给孩子准备红色的小衫,用来在寺庙中洗澡和做其他佛教活动。
  • “病中怯腕亲缝就”描述的是母亲在病中,为了给孩子缝制衣物,亲自动手,体现了母亲的细心和爱心。
  1. 愿膝边、早得茹饴人,幢前叩。
  • “愿膝边、早得茹饴人”表达了希望孩子早日长大成人,成为家庭的支柱,能够照顾和爱护家人。
  • “幢前叩”指的是在佛像面前祈祷,希望得到佛祖的庇佑。
  1. 堪慰处,兰生又。
  • “堪慰处”表示有值得安慰的地方或者人。
  • “兰生又”指的是兰花再次盛开,意味着希望和生机。
  1. 堪悲处,萱摧骤。
  • “堪悲处”表示让人感到悲伤的方面。
  • “萱摧”指的是萱草被摧毁,通常用来形容母亲的去世,强调了失去亲人的悲痛。
  1. 念报刘无日,此儿方幼。
  • “念报刘无日”指的是思念无法报答父母恩情的日子,因为父母已经不在了。
  • “此儿方幼”表示孩子还年轻,意味着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和成长,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1. 泣绕灵筵呼祖母,幽魂若听眉还皱。
  • “泣绕灵筵呼祖母”描述了在祭祀的时候,围绕着灵位呼唤已故的祖母的情景。
  • “幽魂若听眉还皱”表示如果亡灵听到呼唤,会感受到亲人的关切和思念,从而皱起眉头。
  1. 待施将、金镜法王台,慈云覆。
  • “待施将、金镜法王台”指的是等待为亡者举行葬礼,安葬到金镜法王台上,这是佛教中对亡者的敬意和尊重。
  • “慈云覆”描述了为亡者披上慈云,象征着对亡者的庇护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其母亲逝世后所作,通过描写母亲的生平和去世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和悲痛之情。诗中的“萱摧”寓意着母亲的去世给诗人带来的痛苦和悲伤,而“萱摧骤”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悲痛的程度。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在母亲去世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