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阔暮潮寒。画角初残。天涯光景一凭阑。衰柳昏鸦斜日里,满目江山。
风紧客衣单。秋思阑珊。北来鸿雁指君看。烟水荒荒天四合,何处长安。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赏析”,首先要注意审题,明确答题范围为“诗中‘客衣单’三句”,然后逐句解释,并加以赏析。
浪淘沙·泊舟之罘,烟水合沓,甚有远思。赋示王伯谐、柴予平。
岸阔暮潮寒。画角初残。天涯光景一凭阑。衰柳昏鸦斜日里,满目江山。风紧客衣单。秋思阑珊。北来鸿雁指君看。烟水荒荒天四合,何处长安。
【解析】
“岸阔暮潮寒”是说傍晚时分,江岸宽阔,潮水寒冷,诗人面对眼前景象,不由得想起家乡(长安)。这是全词的上半阙,从景入手,写出了词人羁旅异乡,怀想故里的情怀。“画角初残”一句点明时间,黄昏时刻;“天涯光景一凭阑”一句写词人凭栏远望,不禁感叹自己飘零在外的身世。下片写羁旅之感。“衰柳昏鸦斜日里”,写落花衰草,斜阳衰柳,乌鸦归巢,这些景象在词人的眼中,都带有萧瑟凄清之感。“满目江山”三字总括上文所见所闻,表达了词人心中无限的愁绪。最后两句“风紧客衣单。秋思阑珊”是全词的关键之处。“风紧”二字,既点明了时间是秋天,又暗寓着词人漂泊他乡,秋风凛冽、孤苦无依的心境。“秋思阑珊”则表明词人心中的愁思已经由浓转浅,由深转淡。结尾以“北来鸿雁”收结,寄希望于友人,同时也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烟水荒荒天四合,何处长安”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哀怨。
【答案】
译文:
江边辽阔的水面上,潮水寒气逼人。傍晚,我凭栏远眺,只见夕阳西沉,斜阳下的江面波光粼粼。岸边的衰杨枯柳,远处的归鸟归鸦,斜阳里的一切景色,构成了一幅幅凄凉的图画。
风劲吹得衣服单薄,我心中充满秋意。我遥望北方,想到故乡长安,那里才是我的归宿啊!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后写的。词中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思和怀乡之情。上阕写景抒情,下阕直抒胸臆,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