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过雨,林阴催晚,流水数里绉玉。扁舟一叶秋俱远,摇曳柳枝疏影,竹枝新曲。冰镜无尘留客住,待野鹭闲鸥同宿。看极浦、几点渔灯,伴夜静人独。
曾记垂虹泛棹,红儿低唱,细和参差横竹。紫云前度,碧云今夕,旧梦游仙重续。望天高露迥,树杪烟鬟洞庭绿。清凉界、醉醒都好,戏采荷珠,归来衣袖馥。
诗句释义:
- 池塘过雨,林阴催晚,流水数里绉玉。扁舟一叶秋俱远,摇曳柳枝疏影,竹枝新曲。冰镜无尘留客住,待野鹭闲鸥同宿。看极浦、几点渔灯,伴夜静人独。
- 翻译: 池塘被大雨洗过,林荫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幽暗,水面上反射着月光如同无数道细长的皱波(“数里绉玉”)。小船在湖面上轻轻摇晃,似乎与秋天的景致融为一体,周围柳树的枝条轻轻摇曳,发出沙沙声响(“摇曳柳枝疏影”)。竹笛吹奏出的旋律清新脱俗,让人感到凉爽舒适,仿佛邀请客人留下来一同欣赏这宁静美景(“冰镜无尘留客住”),同时等待着野鹭和悠闲的鸥鸟前来做客共宿(“待野鹭闲鸥同宿”)。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点缀着几点渔火,伴随着夜幕降临和寂静的氛围,给人一种孤独但宁静的感觉(“看极浦、几点渔灯,伴夜静人独”)。
- 曾记垂虹泛棹,红儿低唱,细和参差横竹。紫云前度,碧云今夕,旧梦游仙重续。望天高露迥,树杪烟鬟洞庭绿。清凉界、醉醒都好,戏采荷珠,归来衣袖馥。
- 翻译: 我还记得从前乘小舟荡漾在虹桥下的情景,红衣女子低声唱歌,笛声悠扬而和谐地伴奏着那参差不齐的竹笛音(“细和参差横竹”)。曾经的美景就像天上的紫色云彩和今天的碧绿云朵一样,让人重温那段如梦似幻的往事(“紫云前度,碧云今夕”)。望着天空高远、露水晶莹,树梢上的雾气像是绿色的发髻一般(“望天高露迥”,形容雾气像绿色的头发),让人感到清凉宜人。在这清凉的世界里,无论是清醒时还是喝醉后,都是那么美好,就像是在采摘荷花上的露珠,回来时衣袖中都充满了香气(“戏采荷珠,归来衣袖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梦幻感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中的池塘、柳树、竹林等元素,不仅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诗的第一句“池塘过雨,林阴催晚,流水数里绉玉”直接描绘了池塘的景象,过雨后的池塘显得更加宁静和美丽,流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仿佛是无数细长的玉带。这种形象化的描述,使得整个画面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第二句“扁舟一叶秋俱远,摇曳柳枝疏影,竹枝新曲”则进一步描绘了小船和柳枝的情景。小船在湖面上轻轻摇晃,周围的柳树枝条轻轻摇曳,发出沙沙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竹笛的旋律清新脱俗,让人感到凉爽舒适,仿佛邀请客人留下来一同欣赏这宁静美景。
接下来的两句“冰镜无尘留客住,待野鹭闲鸥同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画面。冰镜般清澈的湖面映照着天空的景色,没有任何杂质和尘埃,让人感到清爽舒适。在这里,作者邀请野鹭和闲鸥一同留下共宿,共同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
最后两句“看极浦、几点渔灯,伴夜静人独”则再次回到了画面本身。远处的水天相接的地方点缀着几点渔灯,它们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闪烁着光芒,陪伴着夜静静地降临。这种场景让人感到孤独但宁静,仿佛置身于一个无人打扰的世界。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通过对池塘、柳树、竹林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于夜晚景色的细腻捕捉,这首诗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梦幻感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