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滴松钗,烟苏石发,深深庭院良宵。有约吟秋,婵娟大小双乔。妆楼乍过新雁,语西风、罗带凉飘。虚籁警,正蛩帘梦坠,麝炷心焦。
还问声来何处,恁无情偏感,似醉难销。人自工愁,非关梧叶芭蕉。冰丝夜长慢理,借商音、闲谱离骚。幽思远,望青天、银汉影高。
【注释】
松钗:松花簪。石发:石头上长出的草。双乔:双栖的乔木。妆楼:女子装饰的楼阁。罗带凉飘:指秋夜,凉爽的秋风使人感到丝丝凉意。蛩(qióng)帘:蟋蟀的鸣声。冰丝:冷丝。商音: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音。离骚:屈原所作的长诗,多写其怀才不遇的感慨。青天:天空。银汉影高:银河显得格外明亮、高远。
【赏析】
此词为咏物词。上片写景,写秋庭中的景象和女主人公的情思,下片写人,写女主人公的幽思与孤寂。全词以声传情,声情交融。
“露滴松钗,烟苏石发,深深庭院良宵。”首三句点明时间与环境。露水打湿松钗,烟雾袅绕在石头上,深深的庭院里笼罩着良宵的寂静与清冷。这几句用白描手法,将深闺中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腻。“有约吟秋,婵娟大小双乔。”这里写秋夜女主人公的约会。婵娟即月中仙女嫦娥,双乔指的是两位美女。她约好秋天来共赏明月。“妆楼乍过新雁,语西风、罗带凉飘。”“妆楼”是女子装饰的阁楼或楼台,新雁飞过妆楼,西风吹来罗带飘动。这两句写秋日佳期女主人公的约会场景。
词人接着写女主人公对约会的期待:“虚籁警,正蛩帘梦坠,麝炷心焦。”虚籁指秋虫的声音,正像蟋蟀在帘内叫时,女主人公听到秋虫的叫声而惊扰了好梦,以致心中焦躁不安。蛩(qióng)帘,指由蟋蟀叫声造成的帘幕振动。麝炷心焦,指女主人公因为秋虫的叫声而心神不定,以至心烦意乱。“还问声来何处,恁无情偏感,似醉难销。”词人继续写女主人公对秋虫声的感应。“恁无情偏感”是说秋虫声如此无情,却偏偏触动了她内心的敏感之处。她似乎有些醉意,无法摆脱那秋虫声的困扰。
下片开头三句写女主人公的幽思:“人自工愁,非关梧叶芭蕉。”意思是说女主人公之所以如此忧愁,并非因为秋夜梧桐叶落、芭蕉生黄的缘故。这里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无奈和悲叹。“冰丝夜长慢理,借商音、闲谱离骚。”冰丝,指冷丝,形容夜晚寒冷。商音,古五音之一,此处借指《楚辞》中的“离骚”。女主人公借着《离骚》的节奏,慢慢地理一理自己的思绪。她似乎在借助《离骚》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忧伤。“幽思远,望青天、银汉影高。”这里的“幽思”是指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愁绪与孤独。她仰望着星空,希望找到寄托自己情感的地方,于是抬头望向了银白色的天空。
这首词以声传情,通过对秋虫声的感受来表达女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情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