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沟旧愁未洗,又桑干咽水。北鸿到、问讯寒梅,着枝多少新蕊。见说半空飞霹雳,儿童笑指天花坠。任胡尘貂锦,归魂不入闺思。初讯东风,撼户动幕,苦抛家浪子。劳远望、签盼归程,雁来人总不至。弃珠崖、画分玉斧,连环解、方劳葱指。奈天骄、沙漠跳梁,又生他意。
愔愔巷陌,醉舞酣歌,恼春人梦寐。驱虎豹、昆阳夜吼,震荡风雨,鼓死凭壕,防分划地,枕戈饮泪。量沙夜唱,涸鱼空望,西江润赋,流离琐尾悲逋瘁。腥潮怒吼,重重摧折藩篱,涨到武陵源里。兴亡有责,鲁国孤嫠,也抛红怨翠。今又报、燕云肩背,俯瞰秦城,饮马泉乾,宿乌宵起。渔阳鼙鼓,霓裳惊破,吴山高处人立马,恐长江、天堑终难恃。伤心木客,秋吟当哭,长歌泪盈茧纸。

注释:

1 东沟旧愁未洗,又桑干咽水。

注释:指作者在东川(今四川一带)的旧日之愁未消,又逢桑干河水泛滥。

  1. 北鸿到、问讯寒梅,着枝多少新蕊。
    注释:北来的鸿雁到了这里,问候寒冷中的梅花,询问着它有多少新花。
  2. 见说半空飞霹雳,儿童笑指天花坠。
    注释:听说天上有雷电般的雷声,孩子们笑着指着天空说像天降的花雨一样。
  3. 任胡尘貂锦,归魂不入闺思。
    注释:任由满地的战尘和华丽的服饰,但魂魄却无法进入女子的闺房之中。
  4. 初讯东风,撼户动幕,苦抛家浪子。
    注释:刚刚收到春风吹拂的消息,惊动了窗户,让人不禁想起了在外漂泊的游子。
  5. 劳远望、签盼归程,雁来人总不至。
    注释:我徒劳地眺望远方,盼望着能有一个回程的机会,但是雁群来了,而人们却总是不能归来。
  6. 弃珠崖、画分玉斧,连环解、方劳葱指。
    注释:放弃了珠崖的领土,就像画笔分出了玉斧一般,当解开了连在一起的局势,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7. 奈天骄、沙漠跳梁,又生他意。
    注释:然而,北方的强敌依然嚣张跋扈,在沙漠上跳跃,又产生了其他的想法。
  8. 愔愔巷陌,醉舞酣歌,恼春人梦寐。
    注释:喧闹繁华的街巷里,人们沉醉于歌舞之中,春天的气息让人难以入睡。
  9. 驱虎豹、昆阳夜吼,震荡风雨,鼓死凭壕,防分划地,枕戈饮泪。
    注释:用老虎和豹子的力量驱赶昆阳的夜晚怒吼,震动了风雨,让士兵们拼尽全力防守城墙,枕戈待旦,饮泣吞下自己的眼泪。
  10. 量沙夜唱,涸鱼空望,西江润赋,流离琐尾悲逋瘁。腥潮怒吼,重重摧折藩篱,涨到武陵源里。
    注释:在夜间测量沙土的数量,鱼儿只能在干涸的河床中空望着西江的水流滋润,百姓们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悲伤疲惫。腥臭的水涌起怒吼,重重地摧毁了国家的藩篱,水位上涨到了武陵源。
  11. 兴亡有责,鲁国孤嫠,也抛红怨翠。
    注释:国家兴亡都有责任,就像鲁国的寡妇一样,也失去了丈夫的红衣翠裙。
  12. 今又报、燕云肩背,俯瞰秦城,饮马泉乾,宿乌宵起。渔阳鼙鼓,霓裳惊破,吴山高处人立马,恐长江、天堑终难恃。
    注释:今天又有消息传来说燕云地区的形势紧张,我俯视着秦城的景色,在饮马泉旁休息,夜半时分乌鸦叫唤起来。听到渔阳的鼙鼓声,我惊恐万分,吴山之巅,我独自骑马站立,心中充满忧虑。我担心长江的天堑终将无法抵御外敌。
  13. 伤心木客,秋吟当哭,长歌泪盈茧纸。
    注释:看到那些伤心离去的人,我会流泪哭泣;而那些离别的人们则会长歌一曲,泪水盈满他们的茧纸。

译文:
东川的旧日愁绪还未洗净,却又遇到了桑干河水泛滥。北来的大雁到了这里,问候寒冷中的梅花,询问有多少新花。听说天上有雷电般的雷声,孩子们笑着指着天空说像天降的花雨一样。任由满地的战尘和华丽的服饰,但魂魄却无法进入女子的闺房之中。刚刚收到春风吹拂的消息,惊动了窗户,让人不禁想起了在外漂泊的游子。我徒劳地眺望远方,盼望着能有一个回程的机会,但是雁群来了,而人们却总是不能归来。弃珠崖的领土,就像画笔分出了玉斧一般,当解开了连在一起的局势,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然而,北方的强敌依然嚣张跋扈,在沙漠上跳跃,又产生了其他的想法。喧闹繁华的街巷里,人们沉醉于歌舞之中,春天的气息让人难以入睡。用老虎和豹子的力量驱赶昆阳的夜晚怒吼,震动了风雨,让士兵们拼尽全力防守城墙,枕戈待旦,饮泣吞下自己的眼泪。量沙夜唱,涸鱼空望着西江的水流滋润,百姓们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悲伤疲惫。腥臭的水涌起怒吼,重重地摧毁了国家的藩篱,水位上涨到了武陵源。国家兴亡都有责任,就像鲁国的寡妇一样,也失去了丈夫的红衣翠裙。今天又有消息传来说燕云地区形势紧张,我俯视着秦城的景色,在饮马泉旁休息,夜半时分乌鸦叫唤起来。听到渔阳的鼙鼓声,我惊恐万分,吴山之巅,我独自骑马站立,心中充满忧虑。我担心长江的天堑终将无法抵御外敌。看到那些伤心离去的人,我会流泪哭泣;而那些离别的人们则会长歌一曲,泪水盈满他们的茧纸。

赏析:
《莺啼序·咏史》是一首以咏史为主题的词作。词人通过描述自己在东川的生活经历以及面对战争时的无奈与痛苦,表达了对国家兴亡、人民苦难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全词情感真挚深沉,语言优美典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