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禽戢影,阑雪澹糁,花落人悄。偎影屏小。去途曲折,相烦短檠照。
雁来新杳。江上问讯,明日潮早。缄恨多少。晓来起拾,残英粲盈抱。
密意付钗卜,带解蟢飞羞向道。还记燕梁,双栖亲语笑。
叹两地相思,花与春老。路长波渺。正出没关山,空想乌帽。
梦归迟,寺钟撞晓。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花鸟自喻,借咏花鸟寄情。全诗语言清丽自然,情感含蓄深沉。
第一句“冻禽戢影,阑雪澹糁”,描写了冬日里的景象,“冻禽”指水鸟,“戢影”指收起翅膀休息的样子,“阑雪”即落雪覆盖了栏杆,这里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了一幅冬日里寒冷而寂静的景象,同时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第二句“花落人悄”,进一步渲染了冷寂的气氛,“悄”字表达了一种静默无声的状态,与上文的景物形成了呼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四句“偎影屏小,去途曲折,相烦短檠照”描绘了作者在花影中倚靠,心中有所忧虑的情景,“短檠”指的是烛台,“相烦”表现出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第五句“雁来新杳”,承接上文的“去途曲折”,描述了鸿雁南飞的消息,“杳”字传达出的是消息遥远、难以得知的意思。
第六句“江上问讯”,承接上文的雁来南飞的消息,作者想象着雁儿向南方传递自己的消息,并询问对方的情况,“明日潮早”暗示着等待的时间之长。
第七句“缄恨多少”,继续表达着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晓来起拾,残英粲盈抱”描绘了清晨起来捡拾花瓣的情景,“粲盈抱”表现了对花儿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第八句“密意付钗卜”,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深情的寄托,“带解蟢飞羞向道”,形象地写出了女子因心事重重而害羞不敢见人的情景,这两句既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又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尾联“还记燕梁,双栖亲语笑”,回忆了过去与友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燕梁”指的是燕子筑巢的地方,“双栖亲语笑”则表现了两人亲密无间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最后一句“叹两地相思,花与春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无奈之情,“花与春老”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消逝,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答案】
译文:
冬天来了,鸟儿收拢羽毛,躲进了暖和的小屋里;雪花飘落下来,落在了栏杆上,把栏杆都盖满了;花谢了,人也静静地走了;我倚靠在花影里,靠着屏风坐着;路途曲折,我托着蜡烛照着前行;大雁飞来了,我向南飞翔去寻找你;明天的潮水会不会涨高呢?我在黎明的时候起床,捡拾着落在地上的花瓣;我把它们紧紧地抱着,不让它们掉在地上;你的心意我托付在钗子上,但那钗子却解开了,飞走了;你还害羞地向我说声珍重;我还记起去年和你住在一起的日子,我们像燕子一样筑起了爱巢,亲昵地交谈嬉戏;可如今,我只能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感叹两地相隔,不能相见;春天已经过去,花开过以后就凋零了!
赏析:
这是一首以咏物抒怀为主的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花鸟自喻,借咏花鸟寄情。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感情真挚沉郁。
这首词以花鸟自喻,借咏花鸟以抒情怀。上片先从冬景写起,勾勒出一幅幽寂的寒天雪夜图;接着从花落写到人影小,再由人影小写到去途曲折。结尾处点明主题:“还记燕梁。”
下片承上片结句“还记燕梁”展开,写梦中与友人重逢的欢乐情景。“叹两地相思”一句直抒胸臆,表明词人与友人虽远隔千里而情思相通。以下数句,词人以“花”为媒介,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路长波渺”、“空想乌帽”,写自己想念友人而不得相见的痛苦。“梦归迟”三句,词人以梦境结束词作。
全词结构谨严工巧,构思精巧。上片写景时,将季节、时令、天气、景物、声响等一一铺叙出来,使人感到如临其境;下片抒情时亦如此。尤其是结尾三句,词人巧妙地运用“梦归迟”这一虚字,将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梦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