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清明,还谷雨。杨柳丝丝,化作愁千缕。倚遍阑干天又暮。归梦悠悠,付与归鸿苦。
又莺啼,和燕语。试问阿谁,解道江南句。今日人仍当日处。只是韶光,暗暗偷将去。
译文:
过了清明又到谷雨,杨柳丝丝都化作千缕愁绪。倚遍栏杆天色已晚,归梦悠悠,托付给归鸿苦楚。
又莺啼燕语,试问是谁解道江南句。如今的人还是当日人,只是韶光偷偷地偷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首二句写春景:“过清明,还谷雨”。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谷雨时节,百花争艳。诗人用“杨柳丝丝”来形容春天的柳树,用“化作愁千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愁绪。这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三四句写诗人的思念之情:“倚遍阑干天又暮”,意思是说诗人倚着栏杆,看着天空渐渐变暗,心里想着远方的亲人。这句诗通过对黄昏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接下来两句是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归梦悠悠,付与归鸿苦。”意思是说,我日夜思念的家乡之梦,就像归鸿一样,带着深深的愁苦。这里的“归鸿”不仅指代了诗人的家乡,也象征了远方的家人。
最后两句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又莺啼,和燕语。试问阿谁,解道江南句。”意思是说,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的一样,没有变化。但是时间的流逝,却带走了美好的时光,让人感叹不已。这里的“阿谁”可以理解为“谁”,也可以理解为“何人”,表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