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穗残蛾绿,钗花独茧红。无意向春风。不堪双燕语,画梁中。
注释:蜡烛残烬映着蛾绿,发饰上的花独为红色。无心向春风。双燕子的鸣叫让我心碎,画梁中。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伤春之词,通过写春天景色的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愁绪。开头四句写室内景象,用“残”字、“独”字、“无”字写出了室内环境的变化。接着写室外景象,用“不堪”一词表达了对春天变化的感受。最后两句写燕子的鸣叫声,以燕子的哀鸣来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整体上来说,这首词以景物描写为主,情感含蓄而深沉。
烛穗残蛾绿,钗花独茧红。无意向春风。不堪双燕语,画梁中。
注释:蜡烛残烬映着蛾绿,发饰上的花独为红色。无心向春风。双燕子的鸣叫让我心碎,画梁中。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伤春之词,通过写春天景色的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愁绪。开头四句写室内景象,用“残”字、“独”字、“无”字写出了室内环境的变化。接着写室外景象,用“不堪”一词表达了对春天变化的感受。最后两句写燕子的鸣叫声,以燕子的哀鸣来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整体上来说,这首词以景物描写为主,情感含蓄而深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龙的《杨也村妾亡述感》。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仙城黯黯隔红墙,聚散人天事渺茫。 注释:仙城黯黯,形容仙城景色昏暗,无人知晓。红墙,指红色的围墙。聚散人天,指世间的聚散离合。渺茫,指世事的迷茫和不可预知。 赏析:首句描绘了仙城的幽静与神秘,红墙作为分隔的边界,让人产生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聚散人天"则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世事难料的无奈。 - 独引雏鸾归月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以送人远行,而自己滞留为题,但诗人并不沉溺于离愁别绪之中,他抓住送别之际的一景一物,抒写自己的情志,表现出一种超然旷放的胸襟。全诗结构缜密,层次分明,首尾照应。 “因树园成迟客过,新篁细草乱坡陀。”这两句的意思是:因为种树的缘故建成了园林,所以客人来时晚了一些。新长出的竹叶和嫩绿的青草杂乱无章地生长在山坡上。这里,“因树园成迟客过”是说由于种树的原因建成了园林
车中 山回石壁引车过,架壑人家尽薜萝。 问道语频惊地远,投餐米贱喜时和。 塞鸿逐侣当春少,野雀为群入暮多。 乐土及今容税驾,江关烽火近如何。 【注释】: 1. 山回石壁引车过:山势回转的岩石壁,把车子引来穿过。 2. 薜萝:一种植物,指山中生长的青草或树木。 3. 问道语频惊地远:在路上问路时,惊讶地发现距离遥远。 4. 投餐米贱喜时和:吃饭时发现粮食便宜,高兴地说今年丰收。 5.
以下是对李商隐诗《无题四首 其三》的逐句翻译、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原文: 受箓真妃下拜齐,琼窗坐久玉绳低。 迎仙曲慢垂帘听,缄恨诗长剪烛题。 午夜参差看斗宿,前尘离合忆云泥。 黄金不值倾城顾,下蔡千家枉自迷。 诗句注释: - 受箓真妃:接受封官的仙女。 - 琼窗:精美的窗户。 - 玉绳:指北斗七星,也用来表示时间。 - 迎仙曲:古代的一种歌曲。 - 缄恨:含着怨恨写诗。 - 斗宿
【注释】 遨游:漫游。得几时醉:意思是说,我何时能够再像过去那样畅快地饮酒作乐呢。盘餐:指饭食。今宵同:今夜与你们共进晚餐。室家飘泊逐野鹜:家中人四处漂泊如同追逐野鸭一样。干戈扰攘羁来鸿:边塞战事频繁如同被束缚的鸿雁。挥手白云忽变幻:挥袖之间,云彩忽然变换。举头明月无始终:举头仰望,月亮却似乎永远不变。杖藜(lí)相携复前去:手拄拐杖一起向前走。飒飒(sà sà)生秋风:微风吹过,衣裳飒飒作响。
春夜 遥夜凄风入素弦,沈沈灯色感华颠。 清钟孤枕惟凭醉,细竹空窗不解眠。 有子伶俜资药裹,无家飘泊信烽烟。 天翻海阔肠堪断,犹耐青春看月圆。 注释: 遥夜:漫长而寂静的夜晚。 凄风:凄凉的秋风。 素弦:洁白的琴弦。这里用来形容深夜的寂静无声。 沈沈:沉沉的样子。这里形容灯火暗淡。 华颠:指人的头顶。 清钟:清脆的钟声。 孤枕:孤独的卧枕。 细竹:纤细的竹子。 解眠:能安眠。 伶俜:漂泊无依的样子
【注释】 湖嘴:湖口。泛舟:泛舟湖口,即泛舟于湖水上。强逐东风覆酒杯:强作豪饮以驱赶寒风。 葭菼(jia tǎn):芦苇。 劫灰:战争的残骸。长堤:指堤岸。 军书:军事文书。淮西:地名。指安徽的寿春、颍水地区。 【译文】 强行豪饮以驱赶寒冷的春风,湖阴路折转小舟返回家乡。 微茫的芦苇在春气的吹拂下摇曳生姿,荒郊原野中残破的景象令人感到凄凉。 柳树暗藏莺语,长堤传来马声;长久盼望着淮西的捷报
注释: 阆苑:神话中的神仙居住之地。书回:书信往返。意乍通:指书信往来,彼此心意相通。 朱丝弦直感枯桐:用朱丝琴的弦声触动了枯萎的梧桐树。感枯桐:以琴声触动了枯梧。 单栖采凤:只有一只鸟儿独自栖息在梧桐树上。为条易:容易成为凤凰的食物。 对舞鹍鸡入镜空:与鸾鸡一起跳舞,却像在镜子里面一样,无法看见。 阿母:这里指嫦娥。肯因上药叩金童:难道能凭借仙药去敲问月宫里的金童吗? 姮娥:即嫦娥。纵解怜孤寂
闻莺 四月江城莺乱啼,经花过柳复凄凄。 六宫春思几曾尽,千树绿阴何处栖。 莫以风高教啭急,肯因雨湿故飞低。 天涯草长凭相警,寥落空斋梦易迷。 注释:在四月份的时候,江城的鸟雀开始欢快地鸣叫,经过鲜花和柳树又显得凄凉。 六宫的春天的思念,有谁能全部体会呢?千棵树木的绿叶,又有什么地方可以栖息呢! 不要因为风大就催促它急促地鸣叫,也不要因为雨后湿润就让它飞得低些。 在遥远的天边,野草长得茂盛
【诗句释义】: 1. 己酉秋暮,饮于珠溪,奉觞人颇似阿素,雾鬓风鬟,飘零亦相若也。感成此解:在己酉年的秋天傍晚,我饮酒于珠溪,酒宴上的人很像是阿素,她们的眉毛被风儿吹得有些松散,虽然她们都飘散了,但彼此之间似乎也很相似。 2. 堕叶红蕖,疏苔绿倦,年华轻换筝柱。 玉病禁秋,花娇媚晚,烛底鬓添凉雾。 缥缈惊鸿影,似乍见、春风前度。 3. 暗怜舞褪丝杨,镜中消瘦眉妩。 苏小芳颜认否?甚油壁归
烽火连南北,嫖姚将是谁。 戟门飨士费牛椎。王师过后,鹅鸭乱猜疑。 黾鼓翻银浪,砧声锁翠眉。飞舸犹恨会兵迟。看取秋清明月朗,捷来时。 接下来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烽火连南北:描述战事广泛,南北皆有烽火,暗示战争的严峻性和广泛性。 - 嫖姚将是谁: 嫖姚是古代传说中的勇将,此处指代可能的英雄将领或主将是何方人。 - 戟门飨士费牛椎:戟门是战场,飨士即犒赏战士
【解析】 1. “南国音书断,愁来欲问谁”的意思是:南方的来信断了,忧愁袭来想询问是谁。“愁来欲问谁”中的“谁”字是疑问词,表示询问;“南国音书断,愁来欲问谁”一句中,作者通过“南国音书断”这一事件来表达自己因战乱而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悲愁之情。 2. “可堪救赵信陵椎”的意思是:哪堪忍受救赵国的信陵君那样的椎心之痛?“信陵椎”是战国时著名的刺客豫山的别称,此处指代豫山。豫山为战国时齐国人
【赏析】 《南歌子·和秋宵寓沧浪亭闻捷四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组诗。此词是组诗的第三首。词以咏史为题材,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上片写景。起笔写秋空之景,点明时间,“树色樯间翠,波光鸟外明”,描写秋夜江上之景,“翠”指绿色,“明”指光亮。“忽闻鼓角动旗旌”,突然听到鼓声号角之声,看到旗影飘扬。“鼓角”指战鼓号角。这一句是说:鼓声号角响起来,军旗在风中飘扬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全词借写秋夜沧浪亭听捷报,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前途的深切忧虑,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词中“兔魄方滋露”一句为点睛之句,是全词感情升华之处。此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含蓄蕴藉。 【答案】 (其一) 南国月色正明亮,中秋的明月正圆明。 兔儿的光辉正浓重,沾湿了亭中的霓旌。 为何寒官寂寞无欢声,被高深锁在了幽禁之中? (其二) 吹奏的笛子声声响彻,弦乐器的声音清脆悦耳。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耳坠双珠重 - 此句描述了佩戴了两串大珠耳环的样式,这种耳饰通常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可能表示财富或地位。 2. 眉拖半月长 - 形容女子眉毛修长且弯曲如新月,常用来描绘女性的美貌和优雅。 3. 未笑口生香 - 暗示即使在没有笑出声的情况下,也能从口中散发出香气,比喻说话者具有非凡的魅力或者智慧。 4. 更簪花一朵,断人肠 - 此处“更”字有增加、增添之意
注释:额上装饰着貂鼠毛织成的暖帽,头上戴着凤凰形状的帽子。 头饰珠翠染香花,却讨厌别人说起,好像吴地美女。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女性妆容的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华丽与优雅。"额暖装貂鼠,头高作凤凰"两句,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头饰。其中“额暖”指的是额上的温暖,象征着地位和财富;“装貂鼠”则是指额上的暖帽是用貂鼠毛编织而成,既保暖又美观。而“头高作凤凰”则是指头上的凤凰形帽子
诗句释义: 珠泪成红豆,香心作彩云。 译文: 她的泪水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化为相思之情,化作了五彩的云朵。 注释: 1. 珠泪:指泪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2. 红豆:古代传说中相思豆,因形似心而得此名。 3. 香心:指内心的思念和情感。 4. 作彩云:将思念化作五彩斑斓的云朵,形象地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眼泪比作珍珠,将她的情感比作五彩云朵
【诗句释义】: 屐齿沉香结,钗头小凤毛。 鬟湿桂花膏。 半妆犹未就,弄檀槽。 【译文】: 我穿着木屐踩在香炉旁,用香炉灰和泥巴做成了簪子。梳妆台上,我梳理着秀发,用桂花的油涂抹在头发上,然后轻轻地摇晃着脑袋。我刚刚把发髻梳好,还没有来得及戴上花饰,就开始弹奏琴弦,唱起曲子来。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绘女性梳妆过程的词作。全词通过“屐齿”、“钗头”、“鬟”、“桂花膏”等关键词
南歌子 其四 雪粉荼蘼制,花梳茉莉装。 衣更尽情香。 消魂犹未了,向平康。 注释: - 雪粉荼蘼制:指用雪白色的粉末装饰成荼蘼(一种植物)的样子。 - 花梳茉莉装:指用茉莉花作为装饰。 - 衣更尽情香:指衣服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 消魂犹未了:形容这种香气让人心神不宁,难以忘怀。 - 平康:古地名,这里代指妓院或歌舞场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女子服饰和气质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南歌子 其二 闺情》。下面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 1. 铁鹿沈长锁,金蟾齧碎香。 注释:沉入水中的长锁(象征着深藏不露的爱意),金色的蟾蜍咬碎了香囊。 赏析:《南歌子》是唐时流行的一种词调,此诗借用了“铁鹿”和“金蟾”这两个意象来表达深深的相思之情。"沉长锁"暗指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如同被囚禁在深锁之中,无法自由。而"金蟾"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
译文: 青泥未长莲枝,秋天的池塘倒影中,水面如镜般清澈。莲叶虽已枯萎,但仍然能珍惜其玉般的身姿。 花裙随风旋转,如同月光在夜空中闪烁;兰花般的脸庞离别了春天的美景,显得有些迟暮。琴声悠扬却无人知晓,白发人空自盼望归期。 注释: 1. 青泥未长莲枝:青泥(指池底的水),没有长出莲枝。 2. 回影绿秋池:水面的倒影是绿色的,映照在碧绿的池塘里。 3. 空镜网虫丝:像镜子一样清澈的水中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春晓: 清晨,春天的早晨。 2. 啼鸟: 鸟儿在清晨鸣叫。 3. 昨夜新寒: 昨晚天气还很寒冷。 4. 露桃开少: 桃花因露水而显得颜色较淡。 5. 起来试簪双凤钗: 起床后尝试着梳妆打扮。 6. 徘徊: 犹豫不决地走动。 7. 绿莎生玉阶: 绿色的草覆盖了台阶,显得生机勃勃。 8. 云外飞鸿几度:远处飞翔的大雁几次经过。 9. 落月湘皋路: 夜晚的月光洒落在湘江边的路上
丹岭凤凰儿,爱集梧桐树。百尺宫墙一苑花,子见流莺度。 注释:①丹岭:山名,在四川峨眉县西南。②凤凰儿:指凤凰,这里借指女子。③梧桐树:落叶乔木。④百尺宫墙:高大的城墙,这里借指宫廷。⑤子:你。⑥流莺:黄莺。⑦羞:害羞。⑧画蛾眉:画上弯曲的眉毛。⑨宛转:形容举止妩媚,多情。⑩邀莲步:邀请人走路时轻慢地迈步。⑪云和:琴名,相传为黄帝所造。⑫还宿空房去:晚上回到空房子中。赏析
红墙榆柳,窗户离离,星斗点点。 夜深寒气生,香雾弥漫,珍珠幔帐轻摇。 银河已停玉笙声,静待归霞披上霓裳衣,倾城而动,如梦似幻。 注释: - 红墙榆柳:描绘了夜晚的景色,红墙和榆树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醒目。 - 窗户离离:形容窗户很多,星星点点的灯光在窗外闪烁。 - 星斗点点:形容夜空中星星闪烁的样子,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夜寒生:表示夜晚的寒冷已经袭来,让人感到有些冷意。 - 香雾沈珠幔
译文: 秋日,六合城南的废祠里,有人说祭祀的是九江王英布。粤贼陈玉成溃败后,当地百姓认为有神明保佑。断壁颓垣,带衰阳野色,哪里是王者宫宇?老鹳鸣空,阴崖忽然移开,晴雨交加。寒风在白天吹来,看冥合、斑虬青雾。荒凉,有苔花晕素,频邀幽步。江上乱烽高举。 应潮生月上,还迟钟鼓。石骑夜归,雕戈暗惊尘土。精灵尚惜孤城,问玉怅、牙旗何处?春暮。赛神弦、陈雅空舞。 赏析: 此词为送别之作
【注释】 换巢鸾凤:比喻新婚夫妇。 云涌荪桡(sūn ráo):云彩涌起,船桨划动。 薇烟绿帐:用薇草的香气来熏染绿色的帐子。 梦警龙绡(xiāo):梦中惊醒,惊觉如被龙绡所缠。 秋肌凉玉粟:形容肌肤因寒冷而泛出一层薄薄的白粉。 花鬓妥金翘:指女子发髻上插着金钗,如同秋天的花朵。 湘弦冰断涩(è)归潮:湘水之弦被冻断后,潮水便不再返回。 洞庭野阴、霜惊懒蛟:洞庭湖边,野草中霜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