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肥红豆,秋风瘦白蘋。柳丝无力绾离情。一任漫天飞絮、送人行。
落日孤帆影,荒城断角声。螺鬟如画远山青。恰似个人楼上、晚妆成。
南歌子
春雨肥红豆,秋风瘦白蘋。柳丝无力绾离情。一任漫天飞絮、送人行。
落日孤帆影,荒城断角声。螺鬟如画远山青。恰似个人楼上、晚妆成。
译文:
春雨滋润了红豆般的相思,秋风凋零了白色的苹花。柳丝柔弱无力地绾着离别的情怀,任由漫天飞舞的柳絮送行。
夕阳西下时,孤寂的帆影映在水中,荒废的城墙上传来断断续续的角声。那女子的发髻如画,远山也因她而显得更加青色。就像她独自一人在楼上梳妆打扮的情景。
注释:
- 春雨肥红豆 - 春天的细雨使得红豆变得更加饱满,象征着相思之情。
- 秋风瘦白蘋 - 秋天的风使白色的蘋花变得纤细,象征思乡之情。
- 柳丝无力绾离情 - 柳条柔弱无力,仿佛在绾结着离别的情感。
- 漫天飞絮 - 天空中飘散着无数的柳絮。
- 荒城断角声 - 荒废的城池中传来断断续续的角声。
- 螺鬟 - 古代妇女的发髻,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
- 画远山青 - 形容女子的发髻像远山上的青翠景色一般美丽。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离别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将一个离别的场景生动地勾勒出来。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春雨、秋风、飞絮、断角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柳丝的柔弱与女子的美丽、离别的哀伤与楼头的孤独进行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此外,诗中的“螺鬟”一词还隐含了对女子容貌之美的赞美,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