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衾温麝霭浓。芙蓉幔掩晚妆慵。疏灯红透碧纱笼。
月转花梢人去也,倚栏无语寂寥中。罗衣不耐海棠风。

浣溪沙

翡翠衾温麝霭浓。芙蓉幔掩晚妆慵。疏灯红透碧纱笼。

月转花梢人去也,倚栏无语寂寥中。罗衣不耐海棠风。

诗词赏析

第1句“翡翠衾温麝霭浓”

解析:

  • 翡翠衾: 指用翡翠装饰的被子,通常象征富贵和奢华。
  • 温麝霭: 麝香与云雾相结合,形成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舒适的环境下(如被褥中的暖意和香气),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 意象描述: 通过“温”和“霭”两个词,描绘了一个充满温馨和神秘色彩的场景。同时,这种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期待或憧憬,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或是对现状的满足。

第2句“芙蓉幔掩晚妆慵”

解析:

  • 芙蓉幔: 使用芙蓉花制成的幔子,增添了一丝自然和清新的气息。
  • 掩晚妆: 意味着晚上化妆的动作已经停止,可能因为天已黑,不便继续,或是觉得无需再化。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以及她/他对这些细节的感受。
  • 意象描述: 通过“芙蓉幔”和“晚妆慵”两个词,描绘了一种静谧而稍带疲惫的氛围。这种场景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安静的夜晚,外面的世界已经安静下来,只有窗帘后的灯光还亮着。

第3句“疏灯红透碧纱笼”

解析:

  • 疏灯: 稀疏的灯火,象征着孤独或者清冷。
  • 红透: 形容灯火映照得非常明亮,给人一种温暖而希望的感觉。
  • 碧纱笼: 指由翠绿色的纱制成的窗帘或屏风,常用于遮挡光线,营造私密空间。
  •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画面:深夜时分,一盏孤灯照亮了室内,透过碧纱笼投射出温馨的光芒,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温暖的氛围。这盏灯不仅是光源,更是情感和记忆的象征,它见证了诗人的孤独时刻和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最后两句“月转花梢人去也,倚栏无语寂寥中”

解析:

  • 月转花梢: 月光从花梢间移动,形成了美丽的光影效果。
  • 人去也: 表示有人离开或不再出现。
  • 倚栏无语: 形容诗人因思念或感慨而无法言语,只能默默地倚在栏杆上。
  • 寂寥中: 表示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寞感,周围环境显得格外空旷。
  • **这句诗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通过月光、花朵和寂静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时刻的回忆(月转花梢),又有对离别或失去的人的哀愁(人去也)。同时,诗人在无声的寂静中感受到的孤独和空虚也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浣溪沙》这首词不仅以其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感动了读者,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