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窗一夜春眠足。晕红娇褪双腮玉。帘外雨如烟。落花三月天。
画梁新燕语。也学喁喁绪。愁煞未归人。传书乏锦鳞。
【注释】
绣窗:绘有彩绣图案的窗户。也作“绣户”。
晕红:指女子两颊因酒或脂粉而呈现的淡淡红色。
双腮:面颊。
帘外雨如烟:形容细雨蒙蒙,像烟雾缭绕一样。
画梁:彩绘的屋梁。新燕语:指刚从巢穴飞出来的燕子在低飞鸣叫。喁喁(yú):鸟叫声,此处形容燕子的叫声。绪:丝,喻人的情感。
未归人:指没有归来的人。也泛指游子、在外的人。
锦鳞:用来形容书信上的彩色装饰。
【译文】
绣花的窗户下,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春眠足觉。
娇嫩的脸上晕染了淡淡的红晕,如同少女般娇美。
窗外细雨纷飞,如烟雾般朦胧,三月的天,落花飘零。
彩绘的屋梁上,新来的燕子低声地叫着,仿佛也在诉说着它们的情愫。
愁煞了那些没有归宿的人,他们无法传书寄信。
赏析:
《菩萨蛮·绣窗一夜春眠足》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闺怨词。全词以“绣窗”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度过的一个宁静的夜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忧愁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此词上阕写春日之景,下阕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幽雅,含蓄深沉。首句开门见山,“绣窗”二字勾勒出一幅温馨而静谧的画面;次句则通过对女子面部晕红和双腮玉白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和女子的娇艳。接着,“帘外雨如烟”一句,将细雨比作烟雾,既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又烘托出了春雨绵绵的氛围。最后,“三月天”一句,点明了时节,也为下文铺垫了背景。
下阕则转入抒情。首先,“画梁新燕语”一句,通过描绘燕子低飞鸣叫的情景,传达出女子内心的柔情蜜意。其次,“也学喁喁绪”一句,则运用比喻手法,将燕子的鸣声拟人化,表达了女子对远在他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最后,“愁煞未归人”一句,则是全词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女子对未能归来之人的无限忧虑和关切。而结尾的“传书乏锦鳞”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锦鳞”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书信上的彩色装饰,又暗示了女子无法传递信息的痛苦与无奈。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它不仅展示了李清照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