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抱一弦琴。清风来竹林。但空山、谁与知音。顾影可怜人绝代,问三九,玉梅心。
仙梦鬲遥岑。芳蕤何处寻。听绵蛮、还感微禽。西北楼高天万里,倚愁外,碧云深。

独抱一弦琴。清风来竹林。但空山、谁与知音。顾影可怜人绝代,问三九,玉梅心。

仙梦鬲遥岑。芳蕤何处寻。听绵蛮、还感微禽。西北楼高天万里,倚愁外,碧云深。

这首《唐多令》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共分为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独抱一弦琴。清风来竹林。但空山、谁与知音。顾影可怜人绝代,问三九,玉梅心。**
  • 独抱一弦琴。清风来竹林。 这里描绘了一位孤独的文人在清风徐来的竹林中抚琴的场景。竹子象征着坚韧和清高,而“清风”则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这里的“独抱一弦琴”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 但空山、谁与知音。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在空旷的山林之中,没有谁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这里的“空山”意味着环境的寂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助。
  • 顾影可怜人绝代,问三九,玉梅心。 这句诗通过对自己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己独特才华的自信和骄傲。同时,通过询问“三九”时节(即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这里的“玉梅心”象征着纯洁、高洁的品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不屈。
  1. 译文及赏析:
  • 独抱一弦琴。清风来竹林。但空山、谁与知音。顾影可怜人绝代,问三九,玉梅心。 独自抱着古琴,吹响一曲高山流水之音。四周无人能懂他的心意,只留下那孤影在寒风中凄凉。他不禁自问,这世间还有谁会懂得他的绝代风华?在这寒冷的冬日里,他更感到自己的孤独与无助,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人能理解他的地方,只有那如玉般纯洁的梅花陪伴着他。
  1. 诗句解读:《仙梦鬲遥岑。芳蕤何处寻。听绵蛮、还感微禽。西北楼高天万里,倚愁外,碧云深。**
  • 仙梦鬲遥岑。芳蕤何处寻。 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遥远的山峰之上,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神秘迷人。然而,在这美妙的自然景观背后,却隐藏着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思念之情。他四处寻觅着那份曾经熟悉而现在已失去的美好,却始终无法找到答案。
  • 听绵蛮、还感微禽。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悟。他静静地聆听着鸟儿的鸣叫声,感受着微风轻轻拂过脸颊所带来的丝丝凉意。这些自然元素虽然微不足道,但却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灵感。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欣赏,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和寄托。
  • 西北楼高天万里,倚愁外,碧云深。 诗人站在高楼之巅,俯瞰着广阔的大地和无尽的天空。然而,在这辽阔的视野中,却难以驱散内心的忧愁。他深深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和朋友,那种思念之情如同厚重的云层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种复杂的情感状态使得他更加渴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痛苦和不安。
  1. 译文及赏析:
  • 仙梦隔遥岑。芳蕤何处寻。听绵蛮、还感微禽。 梦中的仙境被远山隔断,我四处寻觅芳菲,但哪里能寻到?听风吹过树梢,还能听到小虫的细语声。这让我想起了那些逝去的岁月,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感伤。
  • 西北楼高天万里,倚愁外,碧云深。 站在高楼上,放眼望去,只见西北方向的天际线被层层叠叠的白云所包围,宛如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卷。而我却在这无边的天空下,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孤独和迷茫。这种孤独和迷茫来自于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1. 诗句解读:独抱一弦琴。清风来竹林。但空山、谁与知音。顾影可怜人绝代,问三九,玉梅心。
  • 独抱一弦琴。清风来竹林。 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一位文人独自坐在书房内,手中抱着一张古琴。窗外的竹林在轻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 但空山、谁与知音。 这里的“空山”指的是一座座无人的山峦,它们静谧而又苍凉。而“知音”则是指能够理解和欣赏自己才能的人。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语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他渴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才华与情感,与他分享生命中的喜悦与悲伤。这种孤独感可能来源于他对现实的不满或者对社会的失望,也可能源于他自己性格中的孤僻与内向。
  • 顾影可怜人绝代,问三九,玉梅心。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和他内心的感受。他独自站立在寒风中,身影显得格外孤独凄凉。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了他曾经辉煌的时代和如今衰落的命运之间的巨大反差。而“玉梅心”则是诗人对自己品质的赞美和自我肯定。他认为自己的心如同玉般纯净无瑕,即使面对困境也能坚守本心。然而他也清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改变——曾经的他是那么地耀眼夺目而现在却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每一天。
  1. 译文及赏析:仙梦隔遥岑。芳蕤何处寻。听绵蛮、还感微禽。西北楼高天万里,倚愁外,碧云深。
  • 仙梦隔遥岑。芳蕤何处寻。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迷人的山水画面,令人陶醉其中。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景,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之情。他渴望能够像仙人一样超脱世俗,摆脱一切烦恼和束缚,去寻找那个真正的心灵家园。然而这个家园在哪里呢?他又该如何去实现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的心灵深处,让他感到困惑和迷茫。
  • 听绵蛮、还感微禽。 这句诗继续描述了诗人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时所感受到的情感变化。当他聆听着绵绵细雨、微风拂过的柳枝声时,内心深处的情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些声音虽然微不足道,但却给他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愉悦和宁静感。这种愉悦感来自于他对自然的亲近和理解——他能够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每一个细节和变化,从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
  • 西北楼高天万里,倚愁外,碧云深。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令人心旷神怡。它不仅展示了壮丽的山河景色,还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豪迈和不屈精神。他站在高楼之巅,眺望着遥远的天际线,那种胸怀壮志、勇往直前的精神感染了无数读者。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他对待事业上的态度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还体现在他对待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上——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并努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