鬟丝扬碧,枕印黏红,日高才起梳妆。溜也无心,绣床贪看鸳鸯。朝来泥人情恼,打鹦哥、休唤檀郎。佯笑掷,怪绿云松了,谁许疏狂。
莫又教人孤月,但敲残银烛,莲漏犹长。庭院深深,记曾画月斜廊。可怜小家儿女,稳双栖、兰楛何妨。抛未得,忆上头时节,玳瑁新梁。
【注释】:
- 声声慢(sēn shēn suàn):词牌名,又名“醉东风”、“秋夜月”,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
- 鬟丝:指女子的头发。
- 枕印黏红:指女子睡觉时压在枕头上的手指印儿是红色的。
- 溜也无心:指流水无心恋尘俗。
- 绣床:绣花床上。
- 朝来:昨天。
- 鹦哥:鹦鹉。
- 檀郎:男子的美称,泛指爱人。
- 佯笑掷:假装笑嘻嘻地扔掉。
- 绿云松了:形容头发蓬松散乱的样子。
- 莫又:别的意思。
- 但:只;只是。
- 孤月:独处时的月亮。
- 但:只;只是。
- 残银烛:未燃尽的蜡烛。
- 莲漏犹长:即“犹长漏”。
- 庭院深深:庭院深幽,景色宜人。
- 画月斜廊:以月色作画,画于斜廊上。
- 小家儿女:指年轻的闺阁女子。
- 稳双栖、兰楛(hù):安稳地栖息在一起,就像两只鸳鸯在兰树上栖息。
- 抛未得:扔还没有来得及扔。
- 玳瑁新梁:用玳瑁装饰的新门楼。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少妇春愁。起首二句写女主人公早起梳洗打扮的情景。“鬟”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这里特指南方妇女所戴的发髻。“枕印”句,写女主人公睡醒之后,发现枕头上留有昨夜遗落的红色手迹,便起身梳妆打扮,准备去侍奉丈夫。“流”字暗含怨情。“溜也无心”,承上文“才起”句。“绣床贪看鸳鸯”,承上文“枕印黏红”句。“朝来”,昨日之事,“泥人”即“恼人”。“朝来”三句,写女主人公见夫不归而心生怨恨。“打鹦哥,休唤檀郎”,意谓赶走鹦鹉、不要呼唤那心爱的男人。这是女主人公故意设下的一个圈套,想以此试探丈夫对爱情的态度。“佯笑掷,怪绿云松了”两句,写她故意做出笑脸,把头饰扔向一旁,使绿云松散开来,表示自己心情的舒畅,以掩饰内心的秘密。“莫又教人孤月”,承上文“休唤檀郎”句。“但敲残银烛,莲漏犹长”两句,点明了时间已到深夜,暗示女主人公独守空闺的寂寞与苦闷。“庭除”两句,承上文“莫又教人孤月”句。“记曾”,追忆过去;“画月斜廊”“兰楛(hù)何妨”,都是女主人公回忆往昔在院中的欢乐生活。“抛未得,忆上头时节”,承上文“记曾”句。“玳瑁新梁”两句,承上文“庭除”句。意思是说,我还没有舍得扔掉那些被抛弃的东西,因为我还怀念着从前的美好时光,想起那时夫妻双双住在华丽的新房里,是多么幸福啊!这几句是词中感情最为丰富的部分,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爱恋之情。全词从起床梳妆开始,写到半夜失眠,再到回忆往昔欢乐,最后表达出对丈夫的爱恋之情,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成功的闺情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