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问青神,借居黄叶君应可。下噀无田,上洄赊酒,何事与天尽左。好中岩,称笠影鸦锄,僧农双课。便瀑径寻碑,经坛采药,世谁知我。年少青衿如昨。
来往嘉州,长向此间摇一舵。几杵钟声,两朝山色,尽消向江楼佛火。如今老,何计能陪应真坐。寺门锁。夕阳烟,鹭鸶飞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深入解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来组织答案。

首句“斗百草过中岩”是说在中岩山上斗百种草药。中岩山位于嘉定县西三十里,这里山势险峻,风景秀丽,为名胜之区。中岩寺,又名中岩院,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重建,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重建。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住持道坚法师募资重建,改名中岩禅寺。寺中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等建筑。大雄宝殿内供三尊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两旁为阿弥陀佛、药师佛。殿后有一石壁,高约一丈许,壁上刻有“斗百草过中岩”五个大字,字径二尺,笔画刚劲有力,颇显书法功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中岩山上斗百种草药。

第二句“笑问青神,借居黄叶君应可”意思是说,青神的黄叶君啊,你在这里借居是不是应该?黄叶君指黄巢,黄巢曾自称黄王,故人称其为黄叶君。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青神的黄叶君啊,你在这里借居是不是应该。

第三句“下噀无田,上洄赊酒,何事与天尽左”的意思是说,你下噀没有田,上洄赊酒,为什么跟天争斗到底。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下噀没有田,上洄赊酒,为什么跟天争斗到底。

第四句“好中岩,称笠影鸦锄,僧农双课”的意思是说,好的中岩啊,像戴帽子的乌鸦锄头一样,僧人农民一起耕作,两代都如此。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好的中岩啊,像戴帽子的乌鸦锄头一样,僧人农民一起耕作,两代都如此。

第五句“便瀑径寻碑,经坛采药”的意思是说,沿着瀑布小径寻找碑文,在经台采挖草药。经坛即指中岩寺经堂前的广场上的祭坛。经坛采药是指采集经堂前所种植的中草药。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沿着瀑布小径寻找碑文,在经台采挖草药。

第六句“世谁知我”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人谁能了解我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人谁能了解我呢?

第七句“年少青衿如昨”的意思是说,少年时穿着青衣的读书人如今还像从前一样。青衿指的是青色的衣襟,古代学子所穿的一种服装。青衿指年轻读书人的衣服,也泛指未仕者。青衿如昨意思是说,少年时穿着青衣的读书人如今还像从前一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少年时穿着青衣的读书人如今还像从前一样。

第八句“来往嘉州”,意思是说,从嘉州来来往往。嘉州,今四川乐山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南,青衣江中游北岸。

第九句“长向此间摇一舵”,意思是说,一直在这里摇着船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一直在这里摇着船桨。

第十句“几杵钟声”的意思是说,几处传来了敲击的木鱼声。杵是击奏乐器的棒槌,用木头制成;敲钟时用的棒槌叫杵。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几处传来了敲击的木鱼声。

第十一句“两朝山色”的意思是说,两边都是山峦的颜色。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两边都是山峦的颜色。

第十二句“尽消向江楼佛火”的意思是说,完全消散到江边的佛塔上。江楼指江边的寺庙或楼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完全消散到江边的佛塔上。

第十三句“如今老”,意思是说,如今年纪大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今年纪大了。

第十四句“何计能陪应真坐”意思是说,用什么方法才能和佛祖在一起坐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用什么方法才能和佛祖在一起坐着。

第十五句“寺门锁”的意思是说,寺院的门紧紧地关闭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寺院的门紧紧地关闭着。

尾联“夕阳烟鹭鸶飞破”,意思是说,傍晚时分夕阳映照在烟雾中,鹭鸶在空中飞翔。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傍晚时分夕阳映照在烟雾中,鹭鸶在空中飞翔。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僧人在中岩寺修行的情景。诗人以“斗百草”、“下噀”、“上洄赊酒”、“好中岩”等诗句,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山水清幽、僧侣耕读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恬静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清新、意境优美动人、情感真切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