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艳发。记旧日小山,人醉香国。珠子星星碎颗,镀将金液。诗心又领如来境,散天花、额黄千粒。麝尘惊梦,萤霏弄晓,身世非昔。
遍宙合烽烟未息。便招隐能歌,何处安宅。夜冷无声露点,画栏微湿。月中渐老山河影,劝吴刚留取秋色。素娥知否,年年花下,也应头白。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思的词,上片写中秋之夜月明人静,思念故国;下片写自己年老多病,寄情明月。全词以“桂枝香”领起,点明题旨。开头三句写旧日中秋情景。“桂”指桂花,这里借代“月”,即《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所云“明月别枝惊鹊”,又暗用杜牧《秋夕》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但词中写的是桂花,不是流萤。“西风艳发”,点明节候。“记旧日小山,人醉香国”,承首句,回忆中秋时在京城赏菊饮酒的情景。“珠子星星碎颗”,形容花繁密如珠子,而“镀将金液”,则形容花的颜色金碧辉煌。此二句写花,亦兼写酒,为下面“诗心又领如来境”打下伏笔。“珠子星星碎颗,镀将金液。”是说桂花的花朵像珍珠一般繁多,颜色金黄灿烂。“诗人的心领受如来佛界的法喜,散出天上的祥花,额头上的黄发也好像被施了千粒法雨”。这里的“如来境”“天花”“额黄千粒”等词语都暗含佛家的意蕴,表达了词人对佛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诗心”二字既表明了本词为咏桂花所作,也表明了词人的高洁品格。
下片换头三句写战乱未息,词人隐居不仕。“遍宙合烽烟未息”,承上启下,由景及情,写边关战事不断。“便招隐能歌”,承上启下,由战事写到自己的处境。“招隐”,典出陶渊明《归去来辞》。“安宅”,安居乐业。“夜冷无声露点,画栏微湿”,承上启下,由人事写到自然景物。这两句是描写作者隐居后的生活状态:夜深了,没有声音,只有露珠打湿了栏杆,显得有些凄凉。“月中渐老山河影”,承上启下,由自然景物写到月亮。“劝吴刚留取秋色”,承上启下,由月亮转到自己的处境。“吴刚”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宫玉树神,相传他是负责看守月宫玉树的神。“劝”是劝说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月光照耀下,渐渐看出了山河的影子,我劝吴刚留下秋天的美丽景色吧。“素娥知否,年年花下,也应头白。”最后一句也是由自然景物写到人物。“素娥”即嫦娥,传说是月宫中的仙女。“知否”是不知道吗?“头白”是头发变白了。这两句的意思是:嫦娥(或指月宫里的仙女)是否知道,每年我都能在花儿下面见到你,你也应头白了吧。”
这首词是一首写中秋赏月怀古之作。词人以桂花入题,从桂花联想到月中嫦娥,再联系到自己在战乱时期隐居不仕的生涯,最后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白发苍苍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之情。《桂枝香·中秋》是辛弃疾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