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月,炯炯下芜城。败柳悄依驰道立,荒鸡凄作野魈鸣。山色六朝青。
秦淮水,呜咽似关情。狂粉醉迷胡旋舞,夷歌愁断后庭声。孤烛梦神京。

注释与赏析:

  1. 秦淮月,炯炯下芜城。败柳悄依驰道立,荒鸡凄作野魈鸣。山色六朝青。
  • 译文: 在秦淮河边的月光,明亮地照向芜城(南京古称)。败落的柳树静静地依偎在驰道旁,荒凉的鸡声凄凉地响起,如同野外的狐狸叫声。远处的群山依旧保持着六朝时期的翠绿。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夜晚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都的思念之情。”败柳”、”荒鸡”等意象不仅增添了诗中的悲凉气氛,也反映了作者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1. 秦淮水,呜咽似关情。狂粉醉迷胡旋舞,夷歌愁断后庭声。孤烛梦神京。
  • 译文: 秦淮河水潺潺流淌,声音仿佛充满了离别的情感。那些迷恋舞蹈的人们沉醉于胡旋舞之中,而夷歌则让人感到忧愁不已,以至于连后庭的歌声也听不进去了。在这幽暗的环境中,只有一盏孤灯,似乎在诉说着对京城的无尽思念。
  • 赏析: 此段通过对音乐和舞蹈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迹的留恋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伤。”胡旋舞”、”夷歌”等词汇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和情感色彩,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及其变迁。最后以“孤烛梦神京”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孤独中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难以割舍的深情。

全诗总结:
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晚明时期南京的夜景图,同时蕴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整体上,诗意悠扬而又不失沉郁,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和深沉感慨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