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巴山雨正狂,雨余秋思满虚堂。那知辞客悲何事,自爱高槐送浅凉。
空慷慨,总荒唐,拌教双耳万蛩螀。平生惯识萧疏味,未必西风定我妨。
【注释】
伏枕:躺卧。
巴(bā)山:今重庆市奉节县,古属重庆地,以山名。
秋思满虚堂:指秋天的思绪充满空荡的厅堂。
那知辞客悲何事:哪知道这位辞官的人有什么悲伤的事情?
自爱高槐送浅凉:自己喜爱高高的槐树送来阵阵凉爽。
拌教双耳万蛩(qióng)螀(jián):难道不让我听那成群的蟋蟀和鸣叫吗?蛩,即蟋蟀,又名促织,古人诗中常见,这里指蟋蟀。
平生惯识萧疏味:一生中习惯于欣赏清幽淡泊之味。萧疏,清静而疏远的样子。
未必西风定我妨:不一定被西风阻隔了赏菊。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秋雨过后,词人独居巴山,心情凄寂,思念友人;下片写词人为朋友着想,劝慰友人。全词抒发了一个孤独寂寞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
起句“伏枕巴山雨正狂”,点明题意,伏枕,即躺着,巴山,指今重庆奉节县。雨正狂,雨声很大。
“雨余秋思满虚堂。”雨过天晴,秋意渐浓,词人躺在巴山的床上,听着窗外淅沥的秋雨声,不禁想起远方的朋友。秋雨本已令人感伤,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更显得凄凉。
“那知辞客悲何事”,作者问自己为什么要为这样的天气感到悲伤,其实他并不是为了这风雨,而是想起了远方的朋友。
“自爱高槐送浅凉。”既然不是为了风雨,那么就该为自己高兴了吧。因为高高的槐树下,送来了一阵阵凉爽,词人喜欢这种凉爽,更喜欢这种凉爽来自远方的朋友。
“空慷慨,总荒唐,拌教双耳万蛩螀。”空有满腔豪情壮志,总是做些无谓的事情,惹得双耳里传来阵阵蟋蟀的叫声。这里的“慷慨”和“慷慨激昂”的意思不同,慷慨指的是一种豪迈的情感。
“平生惯识萧疏味,未必西风定我妨。”平生习惯了欣赏清幽淡泊之味,并不一定会被西风所阻。这里的“萧疏”指的是清静而疏远的样子。
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孤独寂寞的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