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及穿帘燕,还输在抱猧。匆匆走马向天涯。无数灞桥垂柳,青眼不如他。
别路三逢雪,春山几摘茶。马婆巷口那人家。记得清明,记得小窗纱。
记得小桃人面,低映小桃花。
诗句释义
第一部分(1-4句)
- 争及穿帘燕:燕子穿过窗帘飞进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还输在抱猧:抱着小猴子的猧子(一种宠物),意味着主人对动物的喜爱。
- 匆匆走马向天涯:骑着马快速离开,形容人匆忙离去。
- 无数灞桥垂柳:灞桥边的柳树很多,这里指离别之地。
- 青眼不如他:用“青眼”比喻对方的眼睛或表情,而认为自己比不上他。
第二部分(5-9句)
- 别路三逢雪:在不同的地方分别遇到雪景,可能是指旅行中的经历。
- 春山几摘茶:春天去山里采茶,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马婆巷口那人家:在马婆的小巷子里有人家,这里可能是诗人经过的地方。
- 记得清明: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日子,这里的“清明”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刻。
- 记得小窗纱:记得小窗户上挂着纱,可能是诗人回忆的一个细节。
第三部分(10-16句)
- 记得小桃人面:记得小桃花下的人脸,这里的“人面”可能是指在桃花树下的人。
- 低映小桃花:人脸低下来对着小桃花,可能是诗人在描写一个温柔的场景。
译文
争及穿帘燕,还输在抱猧。匆匆走马向天涯。无数灞桥垂柳,青眼不如他。
别路三逢雪,春山几摘茶。马婆巷口那人家。记得清明,记得小窗纱。
记得小桃人面,低映小桃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离别和自然景色的感受。开头两句“争及穿帘燕,还输在抱猧”,表达了燕子穿过窗帘飞进来的情景,以及抱着小猴子的猧子,暗示了主人对动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接下来的“匆匆走马向天涯”,则描绘了一个人骑马匆匆离去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无奈。
“无数灞桥垂柳,青眼不如他”这两句诗则是对离别场景的具体描绘,灞桥边的柳树很多,分别时分别的场合也很多,而自己的眼睛却比不上对方的青涩。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两句“记得小桃人面,低映小桃花”则是对春天美景的回忆,诗人在桃花树下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这个面孔低下来对着桃花,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景物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离别和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