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桁闲花,雉场秋草,渠侬不解伤春。堕策闲坊,一株红桕遮门。十三楼下秦淮碧,侧乌纱、亲访桃根。谩销魂、三十年来,此度才真。
萧郎四九头先白,要蓝罗小袖,早暮看承。天女维摩,相逢总是禅人。短辕长柄知何用,料春风、不煮仓庚。问香茗、不唤朝华,定唤朝云。
【注释】
- 爽翁:指作者的友人。卜妾秦淮:在秦淮河边为妻子卜居。赋此调之:写这首词来为她作序。
- 雀桁(quèqiáng)闲花:形容花木繁茂,像雀儿筑巢时架着的横梁一般。雉场:即雉门,古时宫门名。秋草:指秋天的草木。渠侬:你。渠:你。
- 坠策:指放马鞭掉在地上。闲坊:幽静的街坊。
- 一:代指“我”。红桕(jǐ):一种落叶乔木,叶子有光泽。遮门:遮盖门户。
- 十三楼:即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的三层楼。秦淮碧:泛指秦淮河畔的美景。
- 乌纱帽:古代官员戴的帽子。亲访桃根:去访问《桃花行》中的女子桃根。
- 销魂:极度悲痛。
- 萧郎:对情人的称呼。四九头:指四十九天,即四年。先白:先变白了。
- 蓝罗小袖:指女子的衣裙颜色。
- 维摩诘:梵语Vimalakīrti的音译,意译作“净名”,是佛经中的一位著名居士,以禅悟著称。天女:指神话中的仙女。
- 禅人:指和尚。
- 短辕:指车辕短,车轻快。长柄:指车轮长,车重慢。知何用:怎么知道有什么用?
- 仓庚:即春鸟,指春天到来。春风:春天的气息。
- 朝华:早晨盛开的花。朝云:早晨飘浮的白云。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上阕追忆与亡妻卜妾相别的情事;下阕回忆旧日夫妻间的恩爱情景,并抒发对亡妻的哀思。全词以记叙为主,抒情为辅,叙事、写景、抒情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开头两句,追忆自己与卜妾分别的情景:她闲居在秦淮河畔,种花植草,自得其乐;而我则因伤春而堕鞭闲逛,却见一株红桕树挡住了我的去路。这两句写卜妾闲居秦淮,不似一般女子那样多愁善感,而是自得其乐,表现出她的性格特征。接着,点出卜妾的名字:“渠侬”,即你,你并不因为离别而伤感伤春。“渠”字,既写出了她与作者之间关系的亲近,又显示出她的豁达大度。“堕鞭闲坊”二句,进一步写卜妾闲居秦淮的生活。“十三楼”指金陵的名胜之地——明太祖朱元璋曾建于城北的三层宫殿楼阁。这里借以暗指卜妾居住的环境优美。“侧乌纱”,指卜妾身佩乌纱巾。“亲访桃根”二句,写卜妾对《桃花行》中歌妓桃根的怀念。“谩销魂”三字承上启下,说明卜妾虽然年老色衰,但仍然怀念旧情,只是没有找到可与之共度的良人而已。
过片三句,追忆旧日夫妻间的恩爱之情。“萧郎”,指作者的妻子卜妾,“四九头”,指的是二十四岁的时候。“早暮看承”,意思是日夜相伴照顾,表示妻子对自己的关爱。“天女维摩”,是对妻子的赞美和称颂,意思是像天上的仙女维摩一样贤淑聪慧。“相逢总是禅人”二句,写夫妻俩相遇时的欢愉之情。“短辕长柄”,是说车子轻快,可以自由往来;而“料春风,不煮仓庚”,则是想象夫妻二人相聚时的情景。春风得意时,他们一起游历,如《桃花源记》里渔人与村中人相遇一样,相互问讯,彼此问候。这两句写夫妻相见时的愉快和惬意。结尾二句,再次追忆夫妻间恩爱的情景,并表达对亡妻的哀思。“香茗”二句承接前面“朝华”而来,意思是说,如果妻子还在世,一定会唤出朝霞中的晨雾,让它们变成朝云飘散在空中。这里的“香茗”二字,既是暗示妻子的身份,也表明妻子生前爱好品茶的习性。“定唤朝云”二句,则是对妻子的深情呼唤和思念。
这首词以记叙为主,抒情为辅,叙事、写景、抒情交融,感情真挚深沉。词中通过对卜妾的描绘,表现了卜妾性格开朗、豁达大度的特点;通过追怀与卜妾相别后的种种往事,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眷恋之情。全词情感真挚深沉,语言自然流畅,富有韵味,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悼亡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