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闻楼鼓已三敲。夜迢迢。雨潇潇。恰似真珠红酒滴春槽。竹屋矮窗人一个,卧还起,拥薰炉,似那宵。那宵那宵。
太无聊。墨初调。香半焦。睡也睡也,睡不稳、自煮松涛。多分野梅红绽小溪桥。欲踏霜桥寻梦去,怕飞雨,溅寒香,湿袖貂。

【注释】

江城:指临安(今杭州)。故市闷书:旧地的寂寞。“闷”通“懑”,烦闷。

卧闻:躺着听着。

潇萧:形容雨声凄切。真珠红:即樱桃,暗喻酒色鲜红如珠。

竹屋:简陋的房屋。矮窗:矮小的窗户。人一个(一作“人千里”。):一个人独处。

拥薰:抱着香炉取暖。

那宵:哪一夜。

太:十分。

调:调和。

松涛:松木燃烧时发出的雷鸣般的轰鸣声。此处形容夜深时读书时的沙沙声。

野梅:未经雕饰的梅花。

溪桥:在溪流上的桥梁。

飞雨:像飞一样飘洒的雨水。

寒香:梅花散发出来的香气。

袖貂:貂裘,即皮衣。古人以貂裘为贵重的服饰。

【赏析】

《江城梅花引》是一首词,写于作者被贬谪到临安之后。上片写因雨夜独宿而引起的思乡之情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下片写自己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眠,只好抱着薰炉读书,但因雨声而感到心烦意乱,最后只好放弃读书,到野外去欣赏梅花。全词抒发了诗人羁旅中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这首词起首三句“卧闻楼鼓已三敲。夜迢迢。雨潇潇。”描绘出一幅寂静幽美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孤寂愁苦的氛围。“恰似真珠红酒滴春槽”一句,用“真珠红”代称美酒,将饮酒的欢乐与孤独的凄凉对比,表现了词人的心境。

词人又通过“竹屋矮窗人一个,卧还起,拥薰炉,似那宵”等句子,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孤独无伴、百无聊赖的情绪。

“那宵那宵”两句,词人开始意识到这种孤寂愁苦的境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心情。

“墨初调。香半焦”两句则是词人对自己深夜读书的描述。这里,词人用“墨初调”形容自己在夜晚的书房中苦苦思索的情景,而“香半焦”则形象地描绘出了书房中蜡烛即将燃尽的情况。

词人笔锋一转,用“睡也睡也,睡不稳、自煮松涛”等句子,将自己失眠的痛苦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词人用“煮松涛”来形容自己的内心焦虑不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无法入睡的无奈心情。

词人用“多分野梅红绽小溪桥”一句,将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推向高潮。这里,词人以“野梅红”象征自己的孤独寂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首词通过对词人孤独寂寞的描绘以及对于时间的感慨,表现了词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词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