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炷。檀炷。掩苒半庭香雾。看星独倚西楼。
雁带两三点秋。秋点。秋点。夜雨残更泪眼。
檀炷。檀炷。掩苒半庭香雾。看星独倚西楼。
注释:檀香木制的香炉,袅袅升起的烟雾弥漫在整个庭院中。抬头仰望星空,只有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西楼上。
雁带两三点秋。秋点。秋点。夜雨残更泪眼。
注释:天上的大雁排成人字形,飞向南方。秋天的象征,点染着深秋的气息。深夜,一场秋雨过后的残夜,我独自面对空寂的灯盏,泪水涟涟。
檀炷。檀炷。掩苒半庭香雾。看星独倚西楼。
雁带两三点秋。秋点。秋点。夜雨残更泪眼。
檀炷。檀炷。掩苒半庭香雾。看星独倚西楼。
注释:檀香木制的香炉,袅袅升起的烟雾弥漫在整个庭院中。抬头仰望星空,只有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西楼上。
雁带两三点秋。秋点。秋点。夜雨残更泪眼。
注释:天上的大雁排成人字形,飞向南方。秋天的象征,点染着深秋的气息。深夜,一场秋雨过后的残夜,我独自面对空寂的灯盏,泪水涟涟。
【注释】 买陂塘:在西湖边建造池塘,以引种荷花。 倚高楼:站在高楼上,俯瞰湖面。 万重烟水:指西湖四周的山水。 风荷:被风吹动的荷花。 夕阳十刹:指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 漫寻前浦(pǔ):随意地寻找前边的河浦(渡口)。 芳草渡,指钱塘江边。 虹梁:彩虹般的桥梁。 红墙:指西湖的西湖南岸。 内苑:皇帝的行宫。 萧兰:《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搴(qian)蕙桂兮湘中,纫秋兰以为佩”句
【注释】 阑干词,同爱师缜子:指李师道的《金缕曲·秋思》中的“阑干”,与同爱的人一起欣赏。师缜子即李师道,字端叔。 倚东风、回廊几曲,断魂时候:在东风拂面的时候,倚着曲折回廊,令人心碎的时刻。 细燕轻狸都不隔,卐字玲珑嵌透:燕子和猫儿都飞过,但“卐”字却依然显得非常精致,仿佛嵌在了墙壁上。 消几度、玉罗衫袖:几次穿过,使得玉袖上的花纹变得模糊不清。 一树东头白梨影,熨春寒、总在花前后
金明池 题叶香士《小沤波馆诗意画册》,为潘星斋侍郎属赋 花髻吹笙,弓衣绣蝶,老辈风流如此。 凭几笔、云林淡墨,便皴出江南烟水。 料诗情、祇在青山,浑不似、朝罢归来花底。 更傍柳添鸦,背枫摇橹,尽在霞头烟尾。 试认先生行卷里。 把岚翠溪光,做成乡思。 人家外、明漪几曲,行吟处、梅花十里。 祇恩深、尚恋承明,纵梦绕平泉,忍商归计。 剩画里吴装,青帘篾舫,小现五湖心事。
注释: 清平乐 极乐寺海棠花下,同子珍彦清 柳花无力。 点上春衫碧。 几曲回廊闲伫立。 过尽蝶双莺支。 秾花一树谁看。 单衣小径风寒。 消得玉人一凭,新来祇有阑干。 译文: 在极乐寺的海棠树下,和子珍彦清一起漫步 柳絮没有力气飘动。 点点春色染红了春衫。 走过几曲回廊,静静地站着。 蝴蝶和黄莺都飞走了。 那盛开的花只有我一个人欣赏。 我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走在寒冷的小径上。 只消让美人儿靠在栏杆上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月下笛 题羊辛楣《花溪渔笛图》 - 这是诗的标题,提到了一个名为“羊辛楣”的人正在创作一幅名为《花溪渔笛图》的作品。 2. 水软新罗 - 描述水波柔软如新罗(一种丝绸),暗示画面的水景非常宁静美丽。 3. 山明秀黛 - 形容山脉清晰明亮,像美女的眉毛一样秀丽。 4. 旧垂纶处 - 过去钓鱼的地方,可能指的是一个曾经熟悉的水域环境。 5. 青溪一舸 -
注释: 1. 新竹娟娟映旧苔。 - 新竹:新长出的竹子。 - 映:照映,映衬。 2. 翠帘刚为雨余开 - 翠帘:绿色的帘子。 - 为:被。 3. 消魂一晌在天涯 - 消魂:形容极度悲伤或失望。 - 一晌:一时,片刻。 4. 字里珍珠香翰去,花间蜜炬玉人来 - 字里珍珠:形容书法如珍珠一样珍贵。 - 香翰:香气四溢的文稿。 - 花间蜜炬:形容女子容貌如蜜般甘美。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 5.
【注释】 暗草:指草丛中的萤火虫。 香巢:指燕子筑在巢内的香巢(燕窝)。 消尽年光:指时间消逝,年华老去。 垆烟:酒坛上蒸出的热气。 西堂雨:指春雨。 最凄然:形容最凄凉、最凄惨的样子。 婵娟:月亮的美称。 蓬山:神话中的蓬莱仙山,这里代指情人所在的地方。 回文玉簟凉如水:指用回文玉制成的席子,上面放着凉水,使人感到清凉如水。 银笺:用银箔制成的纸。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人对远人的感情
【注释】 传言玉女 前题:传言,即传说,玉女,指仙女。 醉尉销金,负了绮窗晴雪:指醉酒后,辜负了美丽的春色(绮窗指精美的窗户)。 谢娘心事,在煎茶解渴:指谢娘的心事在于喝茶消愁。 春梦唤醒,那是潇湘根叶:指春天的梦境中被唤起,醒来时看见的是潇湘的树叶。 红兰移浦,了无颜色:指红兰被移种到水边,失去了原有的色泽。 几许伤心,隔银屏、似远别:指心中多少伤感,隔着银屏,就像远别的亲人一样。 旧题团扇
侍香金童 调子珍二解细雨墙东,一树樱桃湿。 正玉骨、单衣花下立。 酒绵红来无气力。 强起煎茶,旋闻索蜜。 忏他生、化作频伽长比翼。 便万本、心经书也值。 丝绣观音悬素壁。 暮暮朝朝,与卿合十。 注释: - 细雨:形容小雨的样子,细细的像牛毛一样。 - 墙东:墙角边,即屋檐之下。 - 一树樱桃:一棵树上结满了樱桃。 - 玉骨:指女子身材苗条。 - 单衣花下:穿着单薄的衣服在花下站立。 - 酒绵红
落叶下银床。 玉露为霜。 梦和残月转西廊。 记得小屏红烛影,昨夜成双。 金鸭懒添香。 减尽年光。 玉环分付可能忘。 无限燕支吹作粉,愁煞韦郎。 注释: - 这首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体,后来被柳永改编为长调慢曲。 - “落叶下银床”,形象地描绘了秋季落叶铺满地面的景象,如同一张白色的地毯。 - “玉露为霜”意味着秋天的露水凝结成了霜。 - “梦和残月转西廊”,描述了在月光下
转应曲 安丘客舍对雨秋雨,秋雨。 一半回风吹去。 晚凉依旧庭隅。 此夜愁人睡无。 无睡,无睡,红蜡也飘秋泪。 注释: - 安丘客舍:指作者在旅途中暂住的客栈或旅店。 - 对雨:即面对雨景,可能意味着作者在下雨的夜晚。 - 秋雨:秋天的雨水,常被用来代表秋天的气息和情感。 - 回风:形容秋风,有时也用来比喻某种强烈的影响或情感。 - 庭隅(yu):庭院角落,这里可能指代室内的一个位置。 - 愁人
无寐。无寐。 赚得愁人如醉。夜深珠箔谁开。 怅望青鸾未来。来未。 来未,心在紫兰香里。 注释: 1. 转应曲:这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曲子。 2. 无寐:无法入睡。 3. 赚得愁人如醉:使得忧愁的人如同喝醉酒一样。 4. 夜深珠箔谁开:深夜的时候,是谁打开了珠帘上的窗户? 5. 怅望青鸾未来:惆怅地看着青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没有飞来。 6. 来未:还没有到来。 7. 心在紫兰香里
查慎行《转应曲效乐天体秦邮舟中即目六首 其四》是一首描绘自然现象和人生哲理的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界的观察。以下将从诗句、译文、注释、赏析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 诗句释义: - 灾祥岂必因旱潦,此事终须人力饶。:灾害的发生并不一定是由干旱或水涝造成的,最终还是需要人力来解决问题。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认为自然灾害虽然难以避免,但人类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应对和减轻这些灾害的影响。 -
注释: 1. 转应曲: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风。效乐天:效仿乐天,即白居易。 2. 秦邮舟中:指在船上。秦邮,地名。 3. 即目:眼前所见。 4. 后先:先后。 5. 迟速:快慢。 6. 达者:有通达事理的人。 7. 须从:必须。 8. 欲速马因失足后: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比喻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9. 开迟船为得风先: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比喻行动迟缓的人能够及时把握机遇。 赏析:
查慎行《转应曲效乐天体秦邮舟中即目六首其一》: 浮沉岂必缘轻重,此理难从物性求。 沙鸟羽轻偏善没,水牛蹄重独能浮。 注释与赏析: - 诗解:《转应曲效乐天体秦邮舟中即目六首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自然界的沙鸟和水牛,比喻人的命运与环境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译文:人生中的浮沉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地位或财富,而是与事物的性质有关。就像沙鸟羽毛轻盈,容易隐藏在水中不见
``` 转应曲效乐天体秦邮舟中即目六首 其三 贪廉岂必由取舍,此段难从有意求。 二寸白小多漏网,尺半红鳞或上钩。 注释:贪心和廉洁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取舍,有时很难通过有意的追求来获得。正如两只小鱼,其中一只只有一寸长,很容易掉入渔网;而另一只虽然只有一尺半长,却可能成功逃脱。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鱼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他主张人们应该保持自然本真的态度
转应曲效乐天体秦邮舟中即目六首其五 死生岂不论长短,此事难从天道争。 黄口小儿多夭折,白头老子却长生。 【注释】 ①转应:佛教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指观照自己的本心,参悟自己的本质。 ②效乐天:效仿白居易的诗风。 ③秦邮: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 ④即目:即景,眼前所见。 ⑤短长:长短、优劣、高下、好坏等。 ⑥此事:这件事。 译文: 生死难道不是以长短来衡量的,这件事情很难和天道相争。
诗句:富贫岂必关忧乐,此意须从处境谋。 译文: 富与贫是否一定与个人的忧虑和快乐有关呢?这取决于你的处境和你如何应对它。 注释: - “富贫”:指财富的多寡或贫穷的状态。 - “岂必”:表示不一定或未必。 - “关”:关联、有关系。 - “忧乐”:指忧愁和快乐。 - “须从”:必须从。 - “处境”:所处的环境或情况。 - “谋”:考虑、思考。 赏析:
【注释】 转应曲:词牌名。此为《水调歌头》。 雷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打过春三四五:指农历三月、四月和五月这三个月。 还亏列阙丰隆,催得前村挂龙:意思是说幸亏天上的列阙(皇宫)中那些丰隆(雷电之神)的神灵催促着天公下雨,才使得前边的村庄挂上龙灯。 龙挂:即龙灯。 一幅水乡图画:形容江南水乡景色如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写江南水乡在元宵节时,张灯结彩,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注释】 转应曲:即“转应曲二”。 明镜:指镜子,这里指自己。 看(kàn):看,观察。 吉祥善事多般:吉祥的喜事非常多。 顿觉愁颜喜欢:忽然觉得愁苦的面容变得高兴起来。 欢喜(xǐhuān):快乐。 侬与镜儿知已:我和你已经是心照不宣的朋友了。 【赏析】 《转应曲》共有二首,此为其二。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韵脚相同,音调和谐。第一句“明镜”是全诗的关键,它既点题也启下。镜子本无情
荷粉。荷粉。池面一张秋锦。 注释:荷花的花瓣如粉,池塘的水面像一块美丽的锦缎。 凤州新柳毵毵。 注释:春天来临,凤州的杨柳又长出了细细的枝条。 不及柔奴手纤。 注释:这比不过女子温柔的手那么纤细。 纤手。纤手。笑折荷花劝酒。 注释:女子娇小的手在笑着折断荷花来劝酒。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荷花的美丽与人的美好品质联系在一起,赞美了女性的美丽和柔情
【注】转应曲:词牌名。双井:地名,在建昌(今江西南昌)西二十里。新饼:一种面点。嫩银莲叶茶舟:用银莲花叶制成的船形茶具。白耳团花小瓯:形状像白耳团花纹的小酒碗。莫等竹垆汤老:不要等到竹制的蒸笼里的茶水变老了。 【译文】 双井的茶叶和建溪的茶饼一样好, 嫩银莲叶做的茶舟漂在水面上。 小小的白耳团花小瓯, 不要让竹制的蒸笼里的茶水变老。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茶舟画面
【注释】 ①消渴:酒性太烈,使人感到口渴。 ②黄藤酒:指一种烈性酒。③蟹眼:比喻酒的度数。④绯桃:红色芍药花。 【赏析】 《转应曲》,唐教坊曲名。《乐府解题》引《古今乐录》:“转应曲,一曰转调曲。” 这首诗是作者自度新声,以“转应”为词牌,创作了一首小令词。上片写酒的热烈与浓烈。下片写饮后月圆如盘,酒意微醺。全词以酒喻人,将饮酒人的醉态写得惟妙惟肖,十分生动
【注释】: 白下:指南京。潘郎:潘岳,晋朝美男子。 蛾眉: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 迟:慢。 赏析: 这首词描写一位深居简出、孤独寂寞的贵妇的闺中生活。 上片写其孤寂无聊的生活情态。开头三句写景,以“秋柳”点明时令。柳是多情之物,古人常借柳来抒发离愁别恨之情,如“折柳送别”即为此意;“蛾眉怨否”则暗示了这位贵妇因丈夫不归而怀有幽怨。接着写她的打扮,“吴霜欲下还迟”,吴霜指白露,是初秋的物候
【注释】 转应曲:乐府《杂曲歌辞》旧题。玉河,即银河。天孙,天上的织女,指织女星。黄姑,神话中河神,即黄河。识得愁滋味无:意思是说:知道忧愁的味道吗?无味:没有味。无,语气词,相当于“何”。拥髻:束发为髻(jī)。灯前:指夜晚点着灯。低睡:低声地睡觉。 【赏析】 这是一首秋夜思妇之作。诗中写秋夜思妇独守空房,愁绪满怀,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景。首句以“飞过玉河南畔”起兴,写雁南归,而自己却远在他乡
转应曲 秋风。秋雨。钗挑银缸无语。黄昏独掩虚帷。 月转西楼未归。归未、归未,门外猧儿惊吠。 注释 秋:指秋天,也指女子的首饰。秋色。 钗(chāi)剔:用簪子在头上别着。 银缸(gāng):铜制的盛油或水的小瓶。泛称照明器具。 虚帷:没有帘子的帐子。 月转西楼:月亮转到西方的楼上去了。月,月亮;西楼,指高楼。 猧(wěi)儿(lǎorī):狗名,一种犬类动物。 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