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瑟瑟又重阳。抚景感苍凉。故堆丛菊山层叠,把秋色、装点春光。得伴花吟,纵无客饮,相对亦徜徉。
莫嫌清瘦自能香。老圃几经霜。不趋炎热偏趋冷,年来也、一样心肠。晚节同坚,孤芳独赏,有骨傲何妨。
【注释】
一丛花:词牌名。又名《西江月》、《醉蓬莱》。双调,四十六字,上片六句五仄韵,下片八句五仄韵。
重九日:即重阳节。
堆菊山:指菊花盛开的山岭。
苍凉:萧瑟、冷清。
花吟:以咏菊为内容的诗词歌赋。
徜徉:悠闲自在的样子。
老圃:年老的人的菜园。
霜:比喻人的白发。
孤芳:比喻高洁的人格或志向。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重阳节观赏满山遍野的花菊时所作的咏赞之作。全词写景抒情,意境清新,语言自然,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一丛花·重九日堆菊” 词的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写赏菊的感受与议论。开头两句写景,渲染节日气氛;三、四句点出主题,即赏菊;五六句进一步写赏菊情景;末二句写自己的感慨。此词虽不直书所感,却处处见情,情语自深。
起首两句“西风瑟瑟又重阳。抚景感沧凉”,是说秋风飒飒吹拂着又到了重九佳节了。作者触景生情,感到秋意凄然。
“故堆丛菊山层叠,把秋色、装点春光。”意思是重阳时节,在山上堆起了许多菊花,把秋天的景色点缀得如同春天一般美好。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既写出了菊花的艳丽,又表现出了作者的乐观情怀,使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得伴花吟,纵无客饮,相对亦徜徉”,意思是自己能陪伴着吟咏花诗,虽然没有客人来饮酒作乐,但也能悠然自得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这句中,“得伴”二字,写出了作者在赏菊时心境之愉悦,而“纵无客饮”中的“纵”字,又写出了作者心情之舒畅,没有拘束,可以随心所欲,尽兴享乐。
接下来的两句“莫嫌清瘦自能香,老圃几经霜”则是说不要嫌我身瘦骨清,但我自有一股清香。这些菊花已经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变得坚韧不拔。这里的“老圃”一词,既是对菊花生长环境的描绘,也是对作者自身人生经历的隐喻。通过这样的描写,使得词的主题更加深刻。
“不趋炎热偏趋冷,年来也、一样心肠”,意思是虽然我不喜欢热天,但我依然选择避开炎热的天气。这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冷清的环境,并且一直保持着一颗正直的心。这里的“一样心肠”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坚守自己信念的决心。
最后两句“晚节同坚,孤芳独赏,有骨傲何妨”则是说我的晚年也像菊花一样坚持原则,即使没有人欣赏我的独特之处,我也毫不介意。这两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通过这样的描写,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首词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坚守信念、保持本色的崇高追求和坚定信念。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勇于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