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阁映残霞。箫鼓迎神笑语哗。破碎湖山重点缀,繁华。灯火宵明卖酒家。
薄醉话周遮。清露无声湿臂纱。堤柳暗笼残月影,横斜。自棹轻舟宿藕花。

《南乡子·六月十八夜呈甫仲修邀至湖上纳凉》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以写西湖的美景和纳凉的情趣为内容,抒发了作者在夏夜乘凉、赏月、品酒时的喜悦之情。全词语言明快,音韵和谐,意境优美。

逐句释义:

  1. 水阁映残霞。箫鼓迎神笑语哗。破碎湖山重点缀,繁华。灯火宵明卖酒家。
  • 水阁(水上的小楼)映照着夕阳的余晖,形成美丽的残霞。箫声悠扬,鼓声激荡,迎接着神仙般的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湖山被这些热闹景象重新装扮,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夜晚的灯光明亮,照亮了卖酒的小店。
  1. 薄醉话周遮。清露无声湿臂纱。堤柳暗笼残月影,横斜。自棹轻舟宿藕花。
  • 微醺的我与朋友交谈着,谈论着周朝的遮拦制度。凉爽的早晨露珠沾湿了衣袖,随风飘动。堤岸上的柳树笼罩着微弱的月光,显得有些斜斜地映照在水中。我划着小船,在荷花丛中安歇。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夏日夜晚西湖的美丽景色和纳凉时的欢乐气氛。首句“水阁映残霞”通过对比残阳如血的景象与水阁的倒影,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接着“箫鼓迎神笑语哗”描绘了湖边人们的热情洋溢和欢乐的气氛,以及音乐和笑声交织在一起的美好场景。最后两句“清露无声湿臂纱”和“堤柳暗笼残月影,横斜”则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静中有动、美不胜收的意境。整首词通过对夏夜风光的细致刻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