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洒泪唱骊歌。啼痕沁薄罗。小楼又见雁南过。秋风秋雨多。
思缱绻,怨蹉跎。愁肠似掷梭。开轩对月问姮娥。此情可奈何。

【注释】

  1. 阮郎归:词牌名。
  2. 长姊父夫人:指作者的姐姐之夫,即作者的长姊之夫,也就是自己的姐夫,称“长姊夫”或“大姨夫”。
  3. 骊歌:古代送别时唱的歌曲。
  4. 小楼又见雁南过:小楼上又看见北归的大雁向南飞过。
  5. 秋风秋雨多:秋风萧瑟、秋雨淅沥。
  6. 缱绻:缠绵,依恋。
  7. 蹉跎:虚度年华。
  8. 姮娥:即嫦娥。
    【赏析】
    这是一首伤别怀人之作。词的上阕写离别时的情景,下阕写别离后的情思。全词以景起兴,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婉约细腻,感人至深。
    “临风洒泪唱骊歌”,点出送别的场景。“骊歌”是送别时的歌声。“临风”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秋季,因为秋风萧瑟,所以人们常于秋风中临风而立,面对远行之人,依依惜别。“洒泪”说明送别之时,双方感情十分深厚。“唱骊歌”,表明此时正在举行告别宴会,大家正高唱着骊歌,为即将离去的人送行。
    “啼痕沁薄罗”,描写送别时的情景。在离别之际,女子流泪,泪水滴到了薄罗衣上,使衣服都沾湿了。“小楼又见雁南过”一句,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氛围。“小楼”指临别时所站的地方,“又见”表示时间的推移,“雁南过”指大雁向南方飞去,暗示送别者即将远行。这一细节描写更加突出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使离愁别绪更为浓烈。“秋风秋雨多”,既交代了天气状况,也烘托出了离别时的凄凉气氛。“秋风秋雨”本是自然界的景象,但在此却被用来作为衬托人物内心情感的载体,使得离愁别绪得以更充分的表达。
    “相思肠似织”、“思缱绻”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相思肠似织”比喻思念之情如织布一般繁复、紧密,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牵挂。“缱绻”意为依恋不舍,此处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断。“怨蹉跎”,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叹。“愁肠似掷梭”,用梭子来回穿梭的动作来比喻愁肠的纠结,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这句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开轩对月问姮娥”,表现了作者在送别之际的情感波动。“开轩”指的是打开窗户,“对月”则是仰望月亮,这里的“对月”不仅仅是一种物理动作,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和寻求安慰的表现。“此情可奈何”,表达了作者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这首词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情景、抒发离别后的情感,以及借助自然景观和明月等元素来传达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活动。全词以景起兴,情真意切,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