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织枯枝,匀编露叶,摇扬一桁斜挂。冷月轻筛,霜风细簸,镇护茅檐寒罅。低掀侧帽,记贳酒、者回村舍。消受天寒岁晚,无分绮窗珠榭。
押边夕阳才下,惯掩映、一灯红灺。最是寒添六尺,雪花轻洒。荡户梢梢瑟瑟。又那管、江湖梦魂惹。卷起萧疏,柴门低亚。

【注释】

密织:像丝线一样紧密地编织。摇扬一桁斜挂:指树枝上挂着的芦帘随风摇曳。冷月轻筛:月光如筛子般洒落下来。霜风细簸:风吹动雪花纷飞。镇护茅檐寒罅:保护着茅屋的缝隙免受寒冷侵袭。低掀侧帽:低头侧身,表示酒兴未尽。者回村舍:这是指诗人在者回村中借宿的地方。消受天寒岁晚,无分绮窗珠榭:意思是忍受着严寒,没有享受过富贵华丽的生活。

【赏析】

此词描写作者在深山茅舍过冬时的情景。首句写芦帘,二、三句写茅屋,四、五句写天色,六、七句写雪景,最后两句写夜幕降临后的室内情景。全词意境清丽,风格朴实,不事雕琢,是一首反映山村生活情趣的词作。

这首词写于宋理宗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十一月。词人当时住在江西铅山县之北的一个小村庄里,这里四面环山,林木蓊郁,气候比县城温暖得多,冬天并不十分寒冷,但因为山高林密,所以也不免有点寒气袭人。词人就在这小村落中过着一种简朴而恬适的生活,他以“寒士”自居,自称“无分绮窗珠榭”,与“寒添六尺”相呼应。

上片起句写“密织枯枝”,点明环境;次句写“匀编露叶”,说明时间是早晨或傍晚,天气还比较凉爽,因而可以披衣外出;三句写“摇扬一桁斜挂”,说明风力很大,以致树枝摇摆得很厉害。“冷月轻筛”,则进一步渲染了风的凛冽和寒意,同时暗示出天还未亮,因为月亮还在天空照耀。“霜风细簸”,既点出风来的方向,又暗示出风的强劲。“镇护茅檐寒罅”一句,承上启下,把整个上半阕的内容概括起来。

下半阕先点明时间是在日落之前。由于天色已晚,所以作者不得不借宿在者回村舍。“低掀侧帽”一句,表明他饮酒喝得微醉,所以头微低、面侧向一边。“记贳酒、者回村舍”一句,点出地点是者回村舍。“消受天寒岁晚,无分绮窗珠榭”,两句的意思是说:忍受着严寒,不能享受富贵豪华的生活,这和前面所说的“无分绮窗珠榭”是互相呼应的。

上片写白天的情景,以下片写夜晚的情况。“压边夕阳才下”,点出时间是傍晚,这是从视觉上描绘的。“惯掩映”、“一灯红灺”,则是从听觉和触觉上描绘的。“最是寒添六尺”,“雪花轻洒”两句,则完全是从感觉的角度上来描绘的。这几句写得很形象,把一个山村夜晚的景象活生生地描绘了出来。

“荡户梢梢瑟瑟”,是写风声的。“又那管、江湖梦魂惹”两句,则是从感情上写的。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哪能顾及自己的梦魂会被江湖的风波所牵动呢?

结句“卷起萧疏,柴门低亚”,是说关上柴门。“萧疏”二字写出了山野中的寂静气氛。“柴门低亚”则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