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拨云寻径,和叶敲门,琳宇萧寒。小憩招提境,看衔花鹿瘦,补衲僧闲。嬉游渐疏裙屐,香火已萧然。剩宝座灯昏,珠幢尘暗,供养枯禅。
流连。参寥话,合两三秋士,结社分笺。寂寞经台畔,听一铃吹语,声更凄圆。折取黄花呈佛,心事冷炉烟。待送客昏黄,栖鸦轧轧啼正喧。

忆旧游·秋寺

记拨云寻径,和叶敲门,琳宇萧寒。小憩招提境,看衔花鹿瘦,补衲僧闲。嬉游渐疏裙屐,香火已萧然。剩宝座灯昏,珠幢尘暗,供养枯禅。

流连。参寥话,合两三秋士,结社分笺。寂寞经台畔,听一铃吹语,声更凄圆。折取黄花呈佛,心事冷炉烟。待送客昏黄,栖鸦轧轧啼正喧。

注释:

  1. 记拨云寻径:记:记住;拨:推开;云:云彩,喻指云雾;径:小路、路径;
  2. 和叶敲门:和:轻轻的敲打;叶:树叶,泛指树木的叶子;
  3. 琳宇萧寒:琳宇:寺院的殿堂;萧寒:萧瑟寒冷;
  4. 小憩招提境:小憩:短暂休息;招提:梵语“招提”的音译,意为寺庙;境:环境或境界;
  5. 看衔花鹿瘦:看:观察;衔:咬住;花鹿:鹿的一种,此处指代诗人自己;瘦:消瘦;
  6. 补衲僧闲:补衲:修补衣服的意思,这里泛指打坐修行;衲:和尚穿的布条;闲:闲暇,清闲;
  7. 嬉游渐疏裙屐:嬉游:嬉戏游玩;疏:散开,解除;裙屐:古代男女所穿的一种鞋履;
  8. 香火已萧然:香火:佛教用语,指烧香拜佛;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
  9. 剩宝座灯昏,珠幢尘暗:剩:剩余,剩下的;宝座:佛像上供人礼拜的地方;灯昏:灯火昏暗,借指僧人夜以继日的诵经活动;珠幢:佛教中用珠宝装饰的大旗子;尘暗:灰尘覆盖,比喻寺庙里打扫得不干净了;
  10. 供养枯禅:供养:供奉,供养佛祖;枯禅:指僧人念经修行,使心灵变得像枯槁的树枝一样空无;
  11. 参寥话:参寥:和尚名;
  12. 两三个秋冬士:两个或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秋冬代表四季;
  13. 结社分笺:结社:建立团体;分笺:写诗作文;
  14. 寂寞经台畔:寂寞:寂静孤独;经台:指佛经的台座;
  15. 一铃吹语,声更凄圆:一铃:佛寺里用来报时的钟;吹语:钟声;凄圆:凄凉的声音;
  16. 折取黄花呈佛:折取:摘取;黄花:菊花,黄色的花朵;呈佛:献给佛陀;
  17. 心事冷炉烟:心事:心中所想;炉烟:柴火燃烧产生的烟气;冷炉烟:形容心中的思绪已经冷却,如同炉烟一般消散;
  18. 待送客昏黄,栖鸦轧轧啼正喧:待:等待;送客:送走客人;昏黄:天色将晚,光线昏暗;栖鸦:栖息在树上的乌鸦;轧轧:鸟叫声;啼正喧:鸟儿鸣叫之声此起彼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庙生活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全诗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作者在寺庙中的经历和感受。
    诗歌开头描述了作者拨开云雾寻找道路,轻轻地敲打着树叶门扉的情景。接着,作者来到了庙中,看到了一个瘦弱的僧人,他的衣衫褴褛,但神态悠闲自得。这里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寺庙的幽静和宁静之美。
    作者在庙中的所见所闻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他听到了铃声的声音,感受到了香火的冷落和佛像的庄严。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寺庙的氛围和文化氛围。
    作者回忆起了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寺庙中度过的时光。他们在一起谈论诗词,分享心得,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里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友谊的美好和珍贵。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与朋友们的聚会越来越少,寺庙里的香火也逐渐消失殆尽。这里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信仰的缺失。
    作者在寺庙中听到了一阵阵乌鸦的鸣叫,感受到了夜晚时分的寂静和荒凉。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寺庙的不同时期的景象,让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寺庙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社会现象的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