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帘不隔玲珑月。月圆都照梨花白。晓寒欲去暮寒催。
才相别,便追得。觉来好梦仍须见。

注释:

天仙子:词牌名。又名《秋夜月·湘江夜雨》《醉花间》《玉楼春》等。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有六句五平韵或四仄韵。

湘帘不隔玲珑月:湘帘(即纱帐)虽薄,却能挡不住月光的透射。玲珑月,指皎洁的月光。

月圆都照梨花白:月亮圆满时,月光洒满大地,使得梨花显得格外洁白。

晓寒欲去暮寒催:早晨的寒意即将消散,但傍晚的寒风又吹来催促我离去。

才相别,便追得:刚刚分别,你就追了上来。

觉来好梦仍须见:醒来之后,梦中的美好时光依然需要面对现实。

赏析:

这首词写离别时的相思之苦。上片写离愁,下片写别后的相思之苦。起笔写景,“湘帘不隔玲珑月”以景语点出“相别”,而“月圆”又与“晓寒”相呼应,既点明“晓寒”“暮寒”的时序,又暗示了“相别”的时间。“月圆”“晓寒”“暮寒”三者之间构成因果关系:明月高悬,使“湘帘”透不过一丝月光;清晨的微寒,使“湘帘”透不出一缕暖意;夕阳西下,又使“湘帘”透不出一丝凉意。这三重阻隔,将作者和所爱之人紧紧隔断在湘帘之外。“月圆都照梨花白”一句,化用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借写月映梨花,暗喻情人的容颜如雪,美丽动人,也暗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晓寒欲去暮寒催”两句,则从时间的角度写出了诗人因思而不得寐的痛苦。晨昏不定,寒暑交替,诗人只能在这凄清的夜色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而这种煎熬,也正是由于思念情人所致。

下阕开头二句承上启下,直抒胸臆。“才相别,便追得”两句,写诗人一别之后,心急如焚,时刻想念着情人。然而,无论诗人如何急切地追寻,情人始终没有出现。这句既是对上片“晓寒欲去暮寒催”的回应,又为下文“觉来好梦仍须见”蓄势。“觉来好梦仍须见”一句,是诗人对自己相思之苦的无奈诉说。虽然诗人渴望能够再次见到爱人,但是,美好的梦境总是短暂易逝,醒来之后,只能面对现实的残酷。因此,诗人不禁感慨万分:“觉来好梦仍须见”。

这首词以景结情,全篇无一“情”字,但处处可见情意绵绵。词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同时,词人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晓寒”、“暮寒”等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