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他一片玲珑石。拒霜枝沁苔痕碧。才放两三花。风前故故斜。
老莲遣墨沈。挂壁知秋信。不用到重阳。篱根始斗觞。
注释:
爱他一片玲珑石。拒霜枝沁苔痕碧。才放两三花,风前故故斜。
老莲遣墨沈,挂壁知秋信。不用到重阳,篱根始斗觞。
译文:
他喜欢那一块玲珑的石头。这株菊花是拒霜草,枝上沾满了绿苔的痕迹,颜色像碧玉一样。刚开放了两三朵花,在微风中轻轻地斜着。
老莲派我来描绘它,挂在墙壁上可以知道秋天的到来。我不需要等到重阳节,就可以开始饮酒庆祝。
爱他一片玲珑石。拒霜枝沁苔痕碧。才放两三花。风前故故斜。
老莲遣墨沈。挂壁知秋信。不用到重阳。篱根始斗觞。
注释:
爱他一片玲珑石。拒霜枝沁苔痕碧。才放两三花,风前故故斜。
老莲遣墨沈,挂壁知秋信。不用到重阳,篱根始斗觞。
译文:
他喜欢那一块玲珑的石头。这株菊花是拒霜草,枝上沾满了绿苔的痕迹,颜色像碧玉一样。刚开放了两三朵花,在微风中轻轻地斜着。
老莲派我来描绘它,挂在墙壁上可以知道秋天的到来。我不需要等到重阳节,就可以开始饮酒庆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作答此类试题要注意,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注释理解诗句大意,最后将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等语病。 本题的关键词是“齐天乐”“蝉”,结合注释可以翻译出全诗:“蝉”:蝉鸣。“缘阴几日浓如幄,新声又喧嘉树。”(在树阴里过了几日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新荷叶" (拆尽秋千,一春花事都休。) - 关键词: "拆尽秋千" 暗示了夏日的游玩和休闲活动已结束。 - 赏析: 这句表达了一个季节更迭的感觉,夏天的快乐时光已经过去,秋天的宁静即将到来。 2. "午梦初回,约黄慵去梳头。" - 关键词: "午梦初回" 描述了一个中午醒来的场景;"约黄"可能指黄色的头发,或是一种颜色,“慵”表示懒散。 -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词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琐窗寒”是词牌名,“独醉先生同谢青过瞻园汾赋”是题目,“用片玉词韵”是这首词的调性。 “惜别西湖,归来白下,昼扃双户。”“惜别西湖
【注释】 1. 莺啼序:词牌名。2. 李客:李耕。3. 青油幕:指官府或官场。4. 朱十:指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5. 三李:指吴、越二地的三位著名词人:张惠言、周济、况周颐。6. 东华香土:指杭州。7. 衮衮匆匆:形容匆忙的样子。8. 化离席:指宴散后离开宴席。9. 江北江南:泛指两地。10. 定盈红纸:指书信用红纸书写,多写为情书。11. 五两、金焦:指苏州附近的金阊山和焦山。12.
女冠子 黄俞邰、周雪客招饮灯市,用竹山元夕词韵 踏青过也。 石城春市如画。 红楼翠阁,酒旗歌扇,尽卷珠帘,彩蟾光射。 今番灯便挂。 怎比月牙池上,夏时良夜。 点琉璃、三十六盏,青雀绿波中耍。 香车争路花骢打。 杖头钱沽酒,绰板凭谁借。 不消红灺。 已醉底染就,吴绫香帕。 何须云母砑。 只有桃根桃叶,解春风话。 问可能相候,看灯深院,枇杷花下。 注释: 踏青过也。石城春市如画。红楼翠阁,酒旗歌扇
注释: 凉月洒下皎洁的光辉,夜色中的竹林显得格外宁静。雪后青粉墙腰,可以看到竹影横斜,更增添了几分韵味。曾经有过一首《玉田词》,那是一首无人赏识的绝唱。我担心这幅画会被丹青大师描绘不出来,因为那一段天香冷清,无人能够体会。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忧虑。 首句“凉月白纷纷,夜色丛篁静。”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夜晚的景色
【译文】 在好风的吹拂下,一对对轻快地飞舞。 夜来睡得很沉,尽情地狂舞。 尽情地采花,满园飘落着花瓣。 惹起罗巾扑取,使鬓边增添了妩媚。 爱用鹅溪的墨色,画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引着蝉儿衔着药苗嬉戏。 逗引春波荡漾,随着舞动的衣裳翩翩起舞。 伴着秋天的芙蓉花,与秋霜一起沉醉。 【注释】 粉蝶儿:词牌名。 趁好风儿:趁着风好时。 一双两双:一双双,表示数量多。 得意:高兴。 楝花枝:一种花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中,“金浮图”,指佛塔;“谢青登”,即谢灵运,东晋著名文学家;“长干浮图”,指长干寺的佛塔。
【注释】 无俗念:无世俗杂念。 曹秋岳侍郎:即曹秋岳。 当年元老:指作者年轻时的名望。 傍、螭拗:形容高峻陡峭。 排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仪仗中排列的木戟,象征威权和地位。 雁塞羊城:指广州(今广东广州)。 碧幢紫籀:指华盖与经卷。 拂衣归去:意指辞去官职,归隐山林。 绿齿芳蚁:比喻美食。 深喜:十分高兴。 从游:跟随游历或学习。 侧席方劳人主念:意谓自己正为君王分忧。 杜曲诗星:杜甫在长安时
这首诗是一首词,其内容主要是描述一位文人在玉兰树下饮花酒的场景。 诗句解析: 1. 消息 饮玉兰花下:这是整首词的主题句,表明作者正在玉兰树下饮酒。 2. 红杏犹含,玉兰先试,花下须饮:描述了玉兰树的花已经开放,而红色的杏花还带着花蕾,因此需要在这里喝酒庆祝。 3. 记得年时,醉眠苔藉,曾被香吹醒:回忆了过去的某个时刻,自己曾因花香而醉倒于苔藓之上。 4. 衍波题字,落英调具,最是那回消领
诗句解读 第1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 注释: "茫茫"形容广阔的水面或景象,"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流中国"表示长江贯穿整个中国。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长江的壮阔和它对中国的影响。 第2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 注释: "莽苍苍"形容词,描述烟雾和雨气的朦胧状态。"龟蛇锁"指的是龟山和蛇山像锁链一样把长江锁住。 - 赏析:
诗句输出: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 译文注释:寒风吹拂着窗棂,轻轻摇曳着窗帘,使得人懒得去回廊漫步。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寒冷、室内温暖的画面。“寒风”与“窗户”形成对比,突出了室内的温暖;“垂帘”则暗示了人物的动作和心境。整句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在寒冷中的孤独感和对暖意的向往。同时,“懒向回廊步”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某种状态,可能是对外界的冷漠或是内心的迷茫。
【注释】: 菩萨蛮 和远山见怀原韵梧声夜促他乡客。干戈满路天涯窄。 把臂问投林。空阶凋绿阴。 菰羹村酿美。好钓秋江水。 枫落布帆收。渔歌何处悠。 赏析: 《菩萨蛮·和远山见怀原韵》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上片写夜深时,在异乡听到梧桐树叶发出的声音,心中不免有些伤感;下片写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以及与友人一起赏月、钓鱼的情景。全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诗句如下: 尹鹗的《菩萨蛮 其三》以其独特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体验,还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展示了词人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锦带约桑钩。 连钱嘶日暮。 共返宜城渡。 莫是看罗敷。 罗敷自有夫。 2. 翻译: 绣带缠绕着桑树的钓钩, 连钱在黄昏时分嘶鸣, 一起返回宜城的渡口
下面是对这首《菩萨蛮·其四》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相应的赏析: 1. 轻雷鹿鹿宫车转:描述宫车在轻雷中转动,仿佛轻盈地旋转。“鹿鹿”形容车辆移动的声音,给人一种轻柔、缓慢的感觉。 2. 晚凉偷弄邠王管:傍晚时分,微风中传来了邠王的笛声。这里的“偷弄”表达了一种偷偷摸摸、不愿被打扰的感觉,而“邠王管”则可能指的是某种乐器或声音。 3. 双甲小蠀蛦
注释: 一株柳树千条叶。桃根巧向梅根接。 桃花和柳树相连,仿佛是桃的根巧妙地与梅的根相接。 花坞暗相通。新花隔几重。 花坞之中花朵相互交织着,新花层层叠叠。 宝函春信杳。水漫红鱼小。 春天的消息如同珍贵的宝函一样,鱼儿在水中游动时显得渺小。 半格轴头丝。环环无尽时。 半张画轴上绣着细细的丝线,如同一个无尽的世界。 赏析: 《菩萨蛮·其五》是北宋词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菩萨蛮 其六 太阳还未升起,就匆匆忙忙地梳妆打扮, 露水圆润难系住珠帘的丝线。 种植了郁金香花,将来浸在木瓜汁中。 枕头屏上六扇,上面是江南岸。 岸尽处是吴国关隘,关前的人还未回来
诗句释义 1 含桃着雨花如雪: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场景,即含桃在雨水的滋润下,花朵如同雪花一样美丽。 2. 井边吹落春云叶: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井边,风吹过,飘起了像云一样的叶子。 3. 鹦鹉结钗楼,新娘半上头:这句话描述了新娘在婚礼中的场景,她的头上戴着装饰有鹦鹉的发饰,而她的头发只梳理了一半。 4. 裁衣翻样子:这句话描述了新娘在婚礼前忙碌准备的情景,她在缝制衣服时不断翻看样纸。
【注释】栖:止息。乌啼:乌鸣,指乌鸦啼叫。复钥:锁门的铜环。玉炉:香炉,这里借指香火、香烟。人眠故未眠:诗人因思念情人而睡不着觉。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女主人公在家时的生活情态。下阕写男主人公外出在外的思恋之情。全词以女子的口吻,写出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孤独生活和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恋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又名“百宜娇”、“潘婆儿”等,为唐教坊曲。双调,六十字,上片六句五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此词押平声韵。 (2)一春融暖无多日:春天的温暖天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融暖:温暖的意思; (3)愁花怨草都含泣:忧愁和怨恨的花朵、草地都好像在哭泣。花怨草:指花草;含泣:含着泪水,喻指因忧愁而悲伤; (4)烟雨解欺人:烟雨能遮蔽视线,使人看不见东西。解:解除,消除。欺人:欺骗
【注释】 1. 题画八首:即《菩萨蛮》组词,共八首。 2. 逶迤转:曲折地转动。 3. 杉青枫紫山根满:杉树翠绿,枫树紫色,山脚下树木葱茏。 4. 不开门:不要打开门。 5. 都无人境喧:没有人来打扰。 6. 遥峰晴缥渺:远眺山峰在晴朗的天幕中显得朦胧而遥远。 7. 略彴(lì):小水沟。 8. 独自一凭楼:一个人独自站在楼上。 9. 斜阳数钓舟:夕阳下,几艘渔船在水上悠然自得地垂钓。 【赏析】
【注释】: (1)并刀:指并州出产的刀。晋代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一带)产的刀剑很著名,故以并刀称之。 (2)吴淞水:指吴淞江,即苏州河,发源于江苏苏州市西郊,流经上海、江苏太仓等地,入黄海。 (3)疏篱缀:稀疏的篱笆点缀着。 (4)渔家:捕鱼之家。 (5)钓车:古代一种用来装鱼的车子。 (6)晴雨:天气晴朗时和下雨时。 (7)溟蒙:水雾弥漫的样子。 (8)帆席:船帆和船席。撑:撑船,泛指驾驶船只。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浴波双鹭鸶。 田田初出水。菡萏含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句解读: 1. "赤泥亭子沙头小。" - "赤泥亭子"指的是一个用红色泥土建造的亭子,"沙头"则表示位于水边的位置。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这个亭子在水边的一个小位置上。 2. "青青丝柳轻阴罩。"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的内容,从诗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此题中,“𧹢霜不着秋容淡。村南村北溪流浅。”意思是:山中的霜花不沾在秋天的容颜上显得格外清浅。这两句描写了山村秋天的景色:山中的霜花洁白如雪,覆盖着秋季的面容显得分外明净;村南村北的溪水浅浅地流淌。“绝壁听潺湲。扶䉫石磴攀。”意思是
瘦驴偏爱冲泥健。雪花如掌前山漫。此际最消魂。村村掩店门。 松关开绝顶。鱼板空林振。急去访山僧。分尝玉版羹。 注释:这头瘦弱的驴儿特别喜爱冲泥前行,就像雪花落在了手掌上一样,前方的山路连绵不断。此刻最令人心碎,村子里的人家都紧闭着门户。松关上的山路通向山顶,鱼板上的木制踏板在树林中回响。赶紧去寻找山中的僧人吧,我们一起去品尝那美味的玉版羹。 赏析: 这首《菩萨蛮·题画八首》
诗句原文: 一间茅屋疏篁压。最怜富户双螺插。绕砌长莓苔。多时客未来。 不知名与姓。对面原难认。只看有梅花。逋仙应是他。 译文: 在一片稀疏的竹林中,我住着一间简陋的房子。最令我怜惜的是那些富裕人家门前插着的双螺旋形装饰物。围绕着房屋的长青苔和茂盛的野草使得这间茅屋显得更加幽静。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来拜访,因为主人并不认识来客,也难以认出对方是谁。只看到院子里有盛开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