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行归雁,共征帆落向,暮烟丛里。野戍潮平霜叶下,簇簇蒹葭深舣。酒旆微青,渔灯乍黑,未散沙洲市。当垆一笑,满头黄菊旖旎。
又是急鼓频催,低篷欲掩,转凄迷乡思。谁与孤眠欹枕说,妾梦不离江水。慈姥滩寒,望夫矶暝,相对针鱼嘴。断魂今夜,风鬟两鬓千里。
【解析】
此词写秋江行旅,借景抒情。上片写舟中所见之景。下片写舟中之情。
“酒旆”五句:点染暮色,渲染气氛。
“又”字:是“又当”“再度”的意思,这里指“又是”,即第二首。
“慈姥”三句:以望夫石为喻,表现了词人的思妇情怀;以“断魂”“千里”,表现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思念。
【答案】
译文 几行归雁,共征帆落向,暮烟丛里。野戍潮平霜叶下,簇簇蒹葭深舣。酒旆微青,渔灯乍黑,未散沙洲市。当垆一笑,满头黄菊旖旎。
赏析 此词为送别之作,词人以百字令作结,抒发离愁别绪,情真意切。
“几行归雁,共征帆落向,暮烟丛里。”起笔就点染暮色,渲染气氛。“归雁”、“征帆”都暗示了离别,而“暮烟”则更增添了一种凄凉、黯淡的气氛。“野戍”“寒霜”,“蒹葭”“深舣”则描绘出一幅萧瑟、凄迷的秋郊晚景图。
“酒旆微青,渔灯乍黑,未散沙洲市。”这三句紧承上文,描写沙州(今甘肃敦煌县附近)的夜景,与前两句相呼应。这几句中,“酒旆”“渔灯”都是点染秋夜的景物,“微青”“乍黑”则描绘出一幅灯火初上的沙洲晚景图。
“当垆一笑,满头黄菊旖旎。”这两句是说,在酒馆之中,有如西施般的美人,正对着酒樽微笑,那满脸的秀发披垂下来,像黄菊一样绚丽多彩。“当垆”是指卖酒的女子,这是借代手法。
“又是急鼓频催,低篷欲掩,转凄迷乡思。”这三句紧承上二句,描写船中之人的乡思。这里的“急鼓”“低篷”都是点染秋夜的景物,“欲掩”、“转凄迷”则描绘出了船中之人因思乡而产生的凄迷心境。
“谁与孤眠欹枕说?妾梦不离江水。”“谁与”是何人之意,这里指“谁与”自己一同入梦。“孤眠欹枕”是说自己独宿,侧卧倚枕。“妾梦不离江水”意思是说,自己的好梦也始终伴随着长江的水波起伏不定。这两句中,用典贴切自然,既符合人物身份,又符合人物情感。
“慈姥滩寒。望夫矶暝,相对针鱼嘴。”“慈姥”是传说中的一个地名,这里泛指山名,而“矶”则是江边的岩石。“望夫矶”是传说中的一个名胜古迹,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妻子。“针鱼嘴”是指江中的一种礁石。这两句中,用典贴切自然,既符合人物身份,又符合人物情感。
风鬟两鬓千里。”“断魂”是形容极度悲伤的样子,而“风鬟两鬓”则是形容自己的头发被风吹乱了。这两句中,用典贴切自然,既符合人物身份,又符合人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