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馀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这首诗是徐健庵先生为他的楼命名时写下的。他建了一座七楹的楼,中间有书橱,里面储存了大量的书籍,包括经史子集等各种类型的书。他在写给琬的信中提到了他命名此楼“传是”的原因和他对儿子们的期待。
诗句:
- 传是楼记
-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 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
- 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馀之书。
- 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
-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
- 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 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
- 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
- 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
- 最后复于先生曰:
译文:
昆山的徐健庵先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后面建造了一座七楹的楼,中间有一个书橱,里面收藏了数十万卷书籍,分别按照经史子集四种分类。经部包括各种经典著作和注解,史部包括各种历史记录、家族传记、地理志和野史笔记等,子部包括各种占卜、医疗和医药书籍,集部包括各种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总共制作了七十多个书架,按照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每个书架上都有专门的标签,打开后可以看到丰富的藏书。于是先生召集了他的儿子们登上这座楼并告诉他们说:“我想传授给你们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的徐氏家族原本就是靠清廉正直起家的,我耳濡目染了很多年。我曾经感慨,做父亲的总想把自己的土地、财产传给子孙,但子孙不一定能够继承这些财富;总想把金银财宝、珍贵古董传给子孙,但子孙也不一定能保持这些宝物;总想把自己的花园、亭台楼阁、歌舞音乐等享受传给子孙,但子孙也不一定能享受到这些生活的乐趣。我现在就以此为借鉴。那么,我应该传授给你们什么呢? ”于是他指着书架上的书笑着说:“我所要传承的就是这些东西!”于是给他的楼命名为“传是”。然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琬。琬因病不能完成这件事,徐健庵先生多次写信督促他完成这件事。最后,他又对先生说:“你这样做是对的。”
赏析:
这首诗是徐健庵先生留给他的子孙们关于读书和学习的教诲。他希望他们能够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和智慧,传承给下一代,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的富足和享受。他的这种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观念来说是非常超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