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外边大嚷:“掌柜的在那儿呢?”掌柜的慌忙跑出去。只见一个人,戴了亮蓝顶子,拖着花翎,穿了一双抓地虎靴子,紫呢夹袍,天青哈喇马褂,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了个双红名帖,嘴里喊:“掌柜的呢?”掌柜的说:“在这儿,在这儿!你老啥事?”那人道:“你这儿有位铁爷吗?”掌柜的道:“不错,不错,在这东厢房里住着呢,我引你去。”
两人走进来,掌柜指着老残道:“这就是铁爷。”那人赶了一步,进前请了一个安,举起手中帖子,口中说道:“宫保说,请铁老爷的安!今晚因学台请吃饭,没有能留铁老爷在衙门里吃饭,所以叫厨房里赶紧办了一桌酒席,叫立刻送过来。宫保说,不中吃,请铁老爷格外包涵些。”那人回头道:“把酒席抬上来。”那后边的两个人抬着一个三展的长方抬盒,揭了盖子,头展是碟子小碗,第二展是燕窝鱼翅等类大碗,第三展是一个烧小猪、一只鸭子,还有两碟点心。打开看过,那人就叫:“掌柜的呢?”这时,掌柜同茶房等人站在旁边,久已看呆了,听叫,忙应道:“啥事?”那人道:“你招呼着送到厨房里去。”老残忙道:“宫保这样费心,是不敢当的。”一面让那人房里去坐坐吃茶,那人再三不肯。老残固让,那人才进房,在下首一个杌子上坐下;让他上炕,死也不肯。
诗句:
-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译文:
太尊(即宫保,清代对高级官职的一种尊称)对于盗贼的痛恨如同对待仇敌。
注释:
- 太尊:指清朝时期的高官或高级官员。
- 治盗:治理盗贼。
- 疾恶如仇:极度厌恶和憎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自称“铁爷”的人被邀请进府中的情形,展现了太尊对于处理盗贼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从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太尊重重人才,愿意为了人才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和资源,这种重视程度在古代官场上是非常罕见的。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维护治安、防止盗贼活动的高度重视。诗中的描绘手法生动形象,通过简洁的对话展示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性格,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