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申子平正在凝思:此女子举止大方,不类乡人,况其父在何处退值?正欲诸问,只见外面帘子动处,中年汉子已端进一盘饭来。那女子道:“就搁在这西屋炕桌上罢。”这西屋靠南窗原是一个砖砌的暖炕,靠窗设了一个长炕几,两头两个短炕几,当中一个正方炕桌,桌子三面好坐人的。西面墙上是个大圆月洞窗子,正中镶了一块玻璃,窗前设了一张韦案。中堂虽未隔断,却是一个大落地罩。那汉子已将饭食列在炕桌之上,却只是一盘馒头,一壶酒,一罐小米稀饭,倒有四肴小菜,无非山蔬野菜之类,并无荤腥。女子道:“先生请用饭,我少停就来。”说着,便向东房里去了。
子平本来颇觉饥寒,于是上炕先次了两杯酒,随后吃了几个馒头。虽是蔬菜,却清香满口,比荤莱更为适用。吃过馒头,喝了稀饭,那汉子舀了一盆水来,洗过脸,立起身来,在房内徘徊徘徊,舒展肢体。抬头看见北墙上挂着四幅大屏,草书写得龙飞凤舞,出色惊人,下面却是双款:上写着“西峰往史正非”,下写着“黄龙子呈稿”。草字虽不能全识,也可十得八九。仔细看去,原来是六首七绝诗,非佛非仙,咀嚼起来,倒也有些意味。既不是寂灭虚无,又不是铅汞龙虎。看那月洞窗下,书案上有现成的纸笔,遂把几首诗抄下来,预备带回衙门去,当新闻纸看。
诗句
- 第一句:老残游记 · 第九回 · 一客吟诗负手面壁
- 第二句:三人品茗促膝谈心
译文
- 第一句:在《老残游记》的第九回中,有一段描写申子平正在凝思。
- 第二句:这时,三个品茶的人聚在一起促膝谈心。
关键词注释
- 申子平: 这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名称。
- 凝思: 表示深思或沉思的状态。
- 举动大方: 举止得体,不做作。
- 乡人: 指外地人或者乡下人。
- 退值: 值班的意思。
- 帘子动处: 当帘子被风吹起时。
- 中年汉子: 指的是故事中的仆人。
- 暖炕: 通常用砖砌成的保暖床。
- 长几: 一种可以放置物品的长型家具。
- 短几: 另一种小型的家具,用于放置小件物品。
- 正方炕桌: 方形的长条形餐桌,可以坐多人。
- 落地罩: 一种大型的布艺覆盖物,可以覆盖整个房间。
- 稀饭: 稀薄的米饭。
- 荤莱: 含有肉类的菜肴。
- 蔬菜: 以植物为原料制成的食品,不含肉类。
- 双款: 对联的一种形式,上下两联字数相等且意思相对应。
- 草书: 书法的一种风格,用笔法和结构变化来表达书写的内容。
- 黄龙子呈稿: 暗示这是黄龙子的作品手稿。
赏析
这段描述展示了申子平和其客人在特定环境下的互动。申子平似乎在思考某个重要的事情,而他的客人则在准备享用一顿简单的晚餐,并享受与朋友的轻松交谈。通过这种对比,作者突出了不同角色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雅士生活态度的描绘。整体上,这段描述不仅呈现了场景的布局,还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环境,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