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鬟翠溜,借碧云几片,叶底吹绉。
衣染螺肥,鬓映蝉疏,不数洛阳妆旧。
分明未醒蘼芜梦,又却似、朝酣渌酒。
倘悄凭、亭北栏干,错认九疑仙否。
底用焉支多买,石家珠有价,国色无偶。
娇倩风扶,艳欲烟迷,做弄莺僝燕僽。
碧罗天上词仙见,定三叠、清平吟又。
恰销魂、看到成阴,早是一庭红瘦。

【注释】

绿意、绿牡丹:借指美人。宝鬟翠溜,借碧云几片,叶底吹绉:用典,“宝髻”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垂缕”,形容头发柔美而有光泽;“绿云”代指女子的长发。叶底,指荷叶底下,“吹绉”,形容荷花在荷叶底下轻轻摇曳的样子。

衣染螺肥,鬓映蝉疏,不数洛阳妆旧:用典,“洛阳妆”,指唐代洛阳女子的妆容,“螺肥”、“蝉疏”,都是美女的代称。

分明未醒蘼芜梦,又却似、朝酣渌酒:用典,“蘼芜梦”,指女子对情人的怀念,“朝酣渌酒”,指早晨饮酒解闷,“渌酒”,即清酒。

倘悄凭、亭北栏干,错认九疑仙否:用典,“九疑”,地名,传说中舜帝葬于九疑山,“仙否”,是疑问语气词,表示怀疑。

底用焉支多买,石家珠有价,国色无偶:用典,“焉支”,地名,传说汉时王昭君出塞的地方,“石家”,即石崇,晋朝大富豪,“国色无偶”,意思是天下无双的美色。

娇倩风扶,艳欲烟迷,做弄莺僝燕僽:用典,“娇倩”,是美丽的意思,“风扶”,指春风拂面,“莺僽”,指黄莺啼叫的声音。

碧罗天上词仙见,定三叠、清平吟又:用典,“碧罗”,是指仙女的衣服,“清平吟”,是《玉台新咏》里一首描写男女相思的诗。

恰销魂、看到成阴,早是一庭红瘦:用典,“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成阴”,是树荫茂密的意思。

【赏析】

《绿意·宝髻坠芳饵》,宋·柳永作于汴京(今河南开封)。这是一首写春愁闺怨的词。全词上片以“绿意”“绿牡丹”起兴,下片则从“宝髻坠芳饵”到“一庭红瘦”层层铺开。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和丰富的典故,将一个闺中少妇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谪后的作品。当时他因得罪了皇帝而降职为监守小官。此词通过描写一个闺中女眷的幽怨情怀,表达了作者自己被贬谪后的失意情绪及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上片写闺怨。“绿意 绿牡丹”两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与所居环境。“宝髻坠芳饵”,既写出她头上的装饰品,又暗示她的身分贵显,“借碧云几片”,写出了她的服饰之美。“叶底吹绉”一句,写出了她生活的悠闲自得。然而,这美好的生活并没有让她快乐,反而使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衣染螺肥,鬓映蝉疏”,写她的容颜之姣好以及她对镜梳妆的情景。“不数洛阳妆旧”,说明她的美貌已无人可比。

下片写闺中人的哀怨。“分明未醒麝芜梦,又却似、朝酣渌酒”,写出她的梦境与酒意。“倘悄凭、亭北栏干,错认九疑仙否”,则写出了她的孤寂与惆怅。“底用焉支多买,石家珠有价,国色无偶”,既表明她不愿卖身求荣,又暗示了她的身世之悲。“娇倩风扶,艳欲烟迷,做弄莺僽”,既写出了她的美貌,又表现了她的孤独无助。“碧罗天上词仙见,定三叠、清平吟又”,“清平吟”,指南朝梁简文帝所写的《夜听妓管弦诗》,这里用来暗喻自己的心声。“销魂看到成阴,早是一庭红瘦”,写出了她的忧愁与憔悴。全词以景起,以情结,情景交融,婉曲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