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暗灯昏,总凑做、凄凉元夕。
那更是、流亡满目,魂销羁客。
辽邈关山音信杳,苍茫云树家乡隔。
怕春风、吹雪上华颠,头成白。
愁脉脉,萦如织。
心耿耿,丝如棘。
纵强拚抛下,怎生抛得?
被酒难寻张子布,逃名不遇孙宾硕。
听哀鸿、嘹呖叫三更,添凄恻。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王实甫的作品,全诗共七句。每句话都包含有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 月暗灯昏 - 描述了夜晚的暗淡和昏沉的氛围。月亮被云遮住了,灯光昏暗不明。
- 总凑做凄凉元夕 - “总凑”可能是指某种集中或汇聚的情况。”元夕”指的是元宵夜,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这句话的意思是整个夜晚都是凄凉的感觉,因为这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之夜。
- 那更是流亡满目 - 这里“流亡”可能指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意思。”满目”意味着视野中到处是。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的景象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人群。
- 魂销羁客 - 这里的“魂销”可能表示灵魂受到了极大的折磨。”羁客”通常指在外旅行的人,这里可能是指那些因为战乱或其他原因被迫离开家乡的人。这句话表达了对于那些被迫离开家园、在异乡漂泊的人们深深的同情与关怀。
- 辽邈关山音信杳 - “辽邈”通常用来形容距离遥远,”关山”通常指代边远的山川,这里可能是指远离家乡、边疆的地方。”音信杳”表示音讯渺茫,无法得知。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距离遥远,所以连家人的消息都无法得知。这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深思念。
- 苍茫云树家乡隔 - “苍茫”通常用来形容景象广阔、模糊不清,“云树”可能指的是远处的山景和树木,也可能是形容思绪的飘渺和迷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由于地理环境导致的这种思念之强烈。
- 怕春风吹雪上华颠 - “华颠”在这里可能是指头顶或者头颈,”华颠”可能是用来形容头发花白的样子。整句话的意思是害怕春天的风会吹落自己的头发,让它变白。这句话表达了对年老的担忧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
- 愁脉脉萦如织 - “愁脉脉”形容忧愁如同细密的丝线缠绕在心头。”萦如织”则强调了这种忧愁像编织的织物一样紧密且难以解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深的忧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心耿耿丝如棘 - “耿耿”表示心中充满忧虑,”丝如棘”形容内心的纠结如同缠绕的荆棘一样让人难以忍受。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煎熬。
- 纵强拚抛下 - “纵”表示尽管,“强拚”表示勉强,“抛下”表示舍弃、放下。整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要勉强放下心中的忧虑,但仍然感到痛苦难以释怀。
- 怎生抛得 - 这里的“怎生”是一个疑问词,用来表达对某个问题或情况的困惑和无奈。”抛得”表示放弃或释放的意思。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能够真正放下心中忧虑的困惑与无奈。
- 被酒难寻张子布 - “被酒”可能指的是借酒浇愁,”张子布”可能是一位古人的名字,这里可能是用来借代某种精神寄托或者象征性的人物。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借酒消愁的过程中,仍然无法找到心灵的慰藉或解脱之道。
- 逃名不遇孙宾硕 - “逃名”可能表示逃离世俗名誉的追求,”不遇”表示未能遇到合适的时机或机遇,”孙宾硕”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这里可能是用来借代某种追求或目标。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逃离世俗名利的追求却未能实现的遗憾和无奈。
- 听哀鸿嘹呖叫三更 - “哀鸿”通常用来形容受伤或不幸的动物,”嘹呖”形容声音凄厉,”三更”是古代计时法中的一个时段,这里可能用来表达时间已经很晚。整句话的意思是听着那些悲鸣的鸟叫声直到深夜。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物遭受苦难的同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节日夜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和自己内心的挣扎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