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餐英近成通例,人人都哆馋口。
尊前笑把西风吃,花种先分三亩。
香在手。
似仙灶、烧丹味入流霞候。
谁将趣凑。
有擘蟹鲖阳,烹鱼宋嫂,分我一杯又。
渊明节,从此东篱自守。
枯肠秋色填够。
霜华腴点琼浆腻,尽让老饕消受。
将进酒。
问嚼雪、寒香可比梅花否。
题糕节后。
笑老可洋州,渭川千亩,辛苦一心咒。

【译文】

吃花近成通例,人人馋涎欲滴。

尊前笑把西风吃,先分三亩花种。

香在手,似仙灶、烧丹味入流霞候。

谁将趣凑。有擘蟹鲖阳,烹鱼宋嫂,分我一杯又。

渊明节,从此东篱自守。

枯肠秋色填够。

霜华腴点琼浆腻,尽让老饕消受。

将进酒。问嚼雪、寒香可比梅花否。

题糕节后。笑老可洋州,渭川千亩,辛苦一心咒。

【注释】

算:打算,计划,指“菊羹”的制作。

餐英:指采摘菊花。

近成:已经形成。通例:常例。人人都:指大家都爱吃菊花,都想吃菊羹了。

哆馋口:贪婪地张着大嘴。

西风:秋天的风。

花种:指菊花种子。三亩:三亩土地。

香:指菊羹的味道像神仙用的香炉里的香那样好。

谁将趣凑:是谁想出这种办法的?趣凑:指巧妙的办法。

擘蟹鲖阳:指剥蟹子和鱼。阳:阳光明媚。

宋嫂:指宋朝时的一位妇女。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节:节操。

东篱:指陶渊明所居的东篱下。

枯肠:指人饿瘦了的肠胃。秋色:指秋天的景象。

填:充填。

琼浆:美酒。腻:油腻。老饕:指贪吃的人。

将进酒:即“请饮”或“敬酒”。

问嚼雪:指询问嚼着雪花的味道是否像梅花那么芬芳。

可比:比作。

题糕节后:即“重阳节后”,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过后。

洋州:今陕西洋县,是陶渊明的故乡。

渭川:今陕西渭河流域一带。千亩:指一大片田地。

辛苦心:辛勤劳动。咒:祈祷。这里指祈求丰收。

【赏析】

这首词写菊羹的制法和风味。开头两句说,人们爱吃菊花,于是有人想出了用菊花做羹的主意。菊花羹做成后,人们争相品尝,有的甚至不惜花费重金买来菊花羹。菊花羹的香味浓郁,令人垂涎三尺,真是妙不可言。接下来四句描绘菊花羹的风味。这四句中,每一句都是一个比喻,分别以神仙、仙灶、流霞、老饕等形象为喻体,把菊花羹比作这些事物,突出了菊花羹的香气浓郁,令人陶醉的特点。其中“似仙灶”一句尤为传神,它把菊花羹的香味比作神仙所用的香炉里的香气,既富有诗意,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菊花羹的芳香扑鼻的特点。最后两句是对菊羹的赞美之词。作者说,菊花羹的美味可口,足以令那些贪吃的老饕们满意。这四句中,每一句都是对菊羹的一个赞誉,既表明了菊花羹的美味可口,又表现了作者对菊花羹的喜爱之情。整首词通过对菊花羹的描写,表达了对菊花羹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