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火当筵照玉人。
芙蓉意态柳精神。
歌声无影惹香尘。
倚酒添娇腮晕重,背灯抛笑眼波春。
斟量无分住西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浣溪沙·赠小妓玉姿》。

诗句释义:

  1. 榴火当筵照玉人。——在宴会上,红色的火焰照亮了美丽的女子。
  2. 芙蓉意态柳精神。——荷花的姿态和柳树的精神。
  3. 歌声无影惹香尘。——歌声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却让空气中充满了香气。
  4. 倚酒添娇腮晕重,背灯抛笑眼波春。——靠着酒杯,脸庞泛起红晕;背对着灯光,眼睛闪烁着春天的光芒。
  5. 斟量无分住西邻。——我斟酒时,没有分别给西邻。

译文:
在宴会上,红色的火焰照亮了美丽的女子。荷花的姿态和柳树的精神。歌声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却让空气中充满了香气。靠着酒杯,脸庞泛起红晕;背对着灯光,眼睛闪烁着春天的光芒。我斟酒时,没有分别给西邻。

注释:

  • 石榴花在燃烧,光芒四射,映照在女子的身上,仿佛她的美如玉般晶莹剔透。
  • “芙蓉”指的是荷花,“意态”形容其姿态优雅;“柳精神”则形容柳树的生命力旺盛。
  • “歌声”是指女子唱歌的声音,“无影”暗示歌声飘渺,仿佛无形;“惹香尘”表示她的声音让人陶醉,仿佛香气弥漫。
  • “倚酒”指女子靠在酒杯旁,脸颊微微泛红;“腮晕重”形容女子饮酒后脸颊红润的样子。
  • “背灯”指背对灯火,这里暗喻女子在昏暗的光线中,眼神明亮、活泼。
  • “眼波春”形容女子眼中流转的春光,仿佛春风拂面。
  • “斟量”是斟酒的动作,“无分”表示没有区分,不偏不倚。
  • “西邻”在这里指的是西边的邻居,可能是在说自己与邻居的关系亲密,没有分别。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宴会场景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宴会的欢愉气氛。诗中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容貌和动作,以及周围环境的特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感受和对青春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白居易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