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屋和谁语。
计年华、人生不过,数十寒暑。
转忆四龄初识字,指点真劳慈母。
授经传、咿唔辛苦,母意孜孜儿欲卧,剪寒灯、掩泣心酸楚。
教跽听、丽谯鼓。
十龄骑马随吾父。
历中原东西南北,乾坤如许。
天下河山看大半,弱冠幡然归去。
风折我、中庭椿树。
血渍麻衣初脱了,旧青衫、又染京华土,败翎折、堕齐鲁。

【译文】

仰望屋梁,与谁说话?

人生短暂,年华如数,不过数十寒暑。

回想四岁学识字时,母亲为我指点,真辛苦。

教我识字,讲解经书,我孜孜不倦,想睡觉时被母亲剪断灯烛,心酸泪流,

教我跪听谯鼓声中。

十岁骑马随父亲到处旅行,历尽中原东西南北,

看尽天下河山,壮志未酬,幡然归去。

风折我庭院的椿树,血渍麻衣已脱下。

旧衣服染了鲜血,又染上京华土色,败翎折断,堕齐鲁。

【注释】

  1. 仰:仰望。
  2. 计:算。
  3. 生:指人的生活、岁月。
  4. 转:回忆过去。
  5. 四龄:四岁。
  6. 真:确实。
  7. 授:传授。经:经典。
  8. 慈母:对母亲的敬称。
  9. 传:教。
  10. 咿唔(yī wū):念诵。
  11. 母意:母亲的意愿。
  12. 儿:我的谦词,自己。欲卧:想睡。
  13. 剪:剪断。
  14. 掩泣:掩藏泪水。
  15. 教跽听:教孩子跪着听。
  16. 丽谯鼓:美丽的谯楼鼓声。
  17. 十龄:十岁。
  18. 父:父亲。
  19. 历:经历。
  20. 乾坤:天地宇宙。
  21.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戴冠,故称弱冠。这里用作年龄的代称。
  22. 幡然:改变原来的态度或做法。这里是说,辞官归隐。
  23. 中庭:庭院中。
  24. 椿树:一种长寿树,比喻母亲。
  25. 血渍:血迹。
  26. 青衫:青色的衣服。这里指衣服上的血迹。
  27. 京华:京城洛阳一带。
  28. 败翎折断:指战乱中失去家国和亲人。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亡母之作。诗人回忆自己早年在家乡学习读书的情形,并由此追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之恩,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诗的首句写诗人早年在家乡学习,母亲为他指点经书,十分辛苦;第二句回忆自己幼年时期学习的过程,从四岁开始,到十岁结束,中间经过了几年的学习时间;第三句写诗人回忆起童年时期的事情,他当时非常勤奋好学;第四句写诗人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情景,他的母亲为他剪断灯烛,使他能安静地学习;第五句写他母亲对他讲的道理,他听得津津有味;第六句写他母亲对他的期望,她希望他能专心致志地学习;第七句写诗人听到母亲为他讲的道理后,感到很高兴,他想要睡觉;第八句写他的母亲为他剪断了灯烛,使他能够睡觉;第九句是诗人的自谦之语;第十句写诗人听到谯楼上的鼓声,就起来跪着听;第十一句写诗人回想起自己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四处游历的情景,历尽了中原各地的山河大地;第十二句写诗人回忆起自己游览过的山河大地的情况,他已经看到了大半天下的河山;第十三句写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壮志未酬而幡然归去的经历;第十四句写诗人回想起自己曾经看到黄河水被风刮得折断的景象,那河水已经冲刷掉自己的青衫了;第十五句写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看到齐鲁一带的败兵失地的景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