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楼高,隐约轻云,全遮玉容。
正帘衣半卷,斜支雪藕,香罗一握,乍敛春葱。
肤薄微揎,节圆渐露,独倚霞腮想像中。
凉侵处,有退红衫袖,浅护西风。
欠伸在画屏东。
见背后凝酥两欲融。
更朱绳力怯,秋千齐挽,彩丝痕紧,端午深笼。
对脉慵抬,伤心小扼,笑学簪花运未工。
新来瘦,问那人知不,跳脱旋松。
沁园春·腕
十二楼高,隐约轻云,全遮玉容。
正帘衣半卷,斜支雪藕,香罗一握,乍敛春葱。
肤薄微揎,节圆渐露,独倚霞腮想像中。
凉侵处,有退红衫袖,浅护西风。
欠伸在画屏东。
见背后凝酥两欲融。
更朱绳力怯,秋千齐挽,彩丝痕紧,端午深笼。
对脉慵抬,伤心小扼,笑学簪花运未工。
新来瘦,问那人知不,跳脱旋松。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沁园春·孤雁儿》。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段
- 注释:十二楼高,隐约轻云,全遮玉容。
- 译文:十二层高楼屹立云端,仿佛轻云遮住了你的容颜。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高楼和轻云,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画面,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第二段
- 注释:正帘衣半卷,斜支雪藕,香罗一握,乍敛春葱。
- 译文:你穿着半卷的帘衣,斜支着如同雪藕般的手臂,手中拿着一缕香罗,刚刚收回了春天的娇嫩。
- 赏析: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优雅的仪态和柔美的气质,让人感受到她的美丽与高贵。
第三段
- 注释:肤薄微揎,节圆渐露,独倚霞腮想像中。
- 译文:她的皮肤白皙细腻,曲线逐渐显露出来,独自倚靠在霞光映衬的腮颊上,想象着远方的情景。
- 赏析:此句通过对肌肤、曲线和神态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娇媚与妩媚,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第四段
- 注释:凉侵处,有退红衫袖,浅护西风。
- 译文:清凉的气息袭来时,你轻轻褪去了红色的衣衫,露出了纤细的手臂。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女子的动作和服饰细节,展现了她的温柔与体贴,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柔软与脆弱。
第五段
- 注释:欠伸在画屏东。
- 译文:她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身体微微弯曲,仿佛在欣赏远处的风景。
- 赏析:此句以动作描写为主,展现了女子的悠闲与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她的怜爱之情。
第六段
- 注释:见背后凝酥两欲融。
- 译文:只见她的背影像凝固的酥油一样,两股热气似乎要融合在一起。
- 赏析: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娇媚与性感,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火热与欲望。
第七段
- 注释:更朱绳力怯,秋千齐挽,彩丝痕紧,端午深笼。
- 译文:你用力握住红色的绳索,却显得有些胆怯;秋千上其他人齐心协力地拉动,彩丝紧紧地捆绑着。
- 赏析:此句以动作描写为主,展现了女子的柔弱与依赖,同时也表达了对她的关心与保护。
第八段
- 注释:对脉慵抬,伤心小扼,笑学簪花运未工。
- 译文:面对脉象(诊脉),她懒得抬起手腕,只是轻轻地捏着受伤的部位,笑着尝试着学着插花的动作却不够熟练。
- 赏析:此句通过动作描写和神态刻画,展现了女子的娇弱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她的同情与怜悯。
第九段
- 注释:新来瘦,问那人知不,跳脱旋松。
- 译文:近来又瘦了一些,你是否知道?就像那松树一样,轻松自在地跳脱旋转。
- 赏析:此句以比喻和象征手法为主,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身体变化和心理状态,同时也寓意着她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