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灰说破词人梦,前因付之流水。
粉剩啼痕,衫余酒渍,忆煞吟花滋味。
金支远矣。
只漱玉歌成,韵流花底。
检点残缣,篆烟依约结心字。
黄尘拚已割舍,甚溅来颈血,不惜眉翠。
多少冠裳,仓皇苟活,羞共佳人厮比。
缠绵寸纸。
赖夫婿多情,校刊文梓。
晚节铮然,汗青贻女史。
劫灰说破词人梦,前因付之流水。
粉剩啼痕,衫余酒渍,忆煞吟花滋味。
金支远矣。
只漱玉歌成,韵流花底。
检点残缣,篆烟依约结心字。
黄尘拚已割舍,甚溅来颈血,不惜眉翠。
多少冠裳,仓皇苟活,羞共佳人厮比。
缠绵寸纸。
赖夫婿多情,校刊文梓。
晚节铮然,汗青贻女史。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作。诗人通过描述妻子生前的种种细节,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和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 劫灰说破词人梦,前因付之流水。
- “劫灰”指的是战乱后的景象,象征着和平与安宁的缺失或破坏。“说破”则表达了某种真相被揭露或揭示的过程。“词人梦”可能是指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或憧憬。“前因”指之前发生的事,这里指过去的恋情或故事。“付之流水”意味着这些往事已经被时间冲刷得面目全非,无法再追回。
- 粉剩啼痕,衫余酒渍,忆煞吟花滋味。
- “粉剩啼痕”指的是妻子脸上的妆容被泪水洗去的痕迹。“衫余酒渍”则是形容妻子的衣服上还沾有酒迹。“吟花”可能是指妻子在诗词中吟咏花朵的情景。“吟花滋味”暗示了妻子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品味。
- 金支远矣。
- “金支”可能是妻子的名字,也可能是某种特定的物品或象征。“远矣”表示已经远去或不再存在。这里的表达可能意味着妻子已经离世或者与诗人分开。
- 只漱玉歌成,韵流花底。
- “漱玉歌”可能是指诗人创作的诗歌,而“韵流花底”则形象地描述了诗歌的韵律之美,仿佛它从花朵中流淌出来一样。这里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亡妻作品的珍视和怀念。
- 检点残缣,篆烟依约结心字。
- “残缣”指的是破碎的丝织品,这里可能指的是亡妻留下的衣物或遗物。“篆烟”可能是指书写的字迹,而“心字”则是用文字表达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和牵挂。
- 黄尘拚已割舍,甚溅来颈血,不惜眉翠。
- “黄尘”可能指的是战场或乱世的背景。“割舍”意味着放弃或舍弃。“甚溅来颈血”可能是指诗人被敌人所伤或牺牲的场景。“眉翠”可能是指亡妻的美貌或珍贵之处。这里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以及为了纪念亡妻所做的牺牲。
- 多少冠裳,仓皇苟活,羞共佳人厮比。
- “冠裳”可能是指官员的服饰或者身份的象征。“仓皇苟活”意味着在动荡时期勉强生存的样子。“羞共佳人厮比”可能是指诗人不愿意将自己与其他人相提并论,而是将亡妻视为自己的唯一知己和伴侣。这里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己地位的谦逊。
- 缠绵寸纸,赖夫婿多情,校刊文梓。
- “缠绵寸纸”可能是指诗人与亡妻之间情感纠葛的文字记录或书信。“夫婿多情”指的是丈夫对妻子的深情厚意。“校刊文梓”可能是指夫妻二人共同编辑或校勘的书籍,这里可能指的是妻子的作品。这里的表达体现了诗人与亡妻之间的感情纽带以及他们共同创造的价值和意义。
- 晚节铮然,汗青贻女史。
- “晚节”指的是晚年的生活或品德。“铮然”可能是指坚定、不屈或高尚的品质。“汗青”可能是指历史的记载或者见证。“贻女史”可能是指留给女儿的历史记录或教诲。这里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亡妻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历史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