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鸥波写梦,雁路寻诗,冷落江湖。
问讯东桥竹,怅故人别后,一纸书无。
旧家渺渺天末,烟月老菰蒲。
甚懒赋长杨,慵吹短笛,侧帽骑驴。
何须怨漂泊,纵不写莺花,也恋莼鲈。
昨夜西风紧,忆芙蓉江上,相唤提壶。
任教醒了还醉,心事水云孤。
待说与归期,潇潇暮雨啼鹧鸪。

诗句翻译及赏析

  1. “是鸥波写梦,雁路寻诗,冷落江湖。”
    这句表达了诗人通过想象与自然元素——鸥和雁来寻找灵感和慰藉,在江湖中感受孤独。”鸥波写梦”暗示了诗人以自然为伴,通过观察鸥鸟在水面上飞翔的动态来激发灵感;而”雁路寻诗”则反映了诗人通过观察大雁迁徙的方向来寻找诗歌的主题。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在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2. “问讯东桥竹,怅故人别后,一纸书无。”
    “东桥竹”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居住地附近的某个地方,竹子常常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这里的“问讯”可以理解为向竹询问或致以问候,寓意着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怅故人别后,一纸书无”描绘了诗人收到朋友寄来的书信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回复的情景,体现了深深的遗憾和怀念。

  3. “旧家渺渺天末,烟月老菰蒲。”
    这里描述的是诗人记忆中家乡的样子,遥远、朦胧如同天际尽头,烟云笼罩之下,菰蒲(一种水生植物)在月光下摇曳生姿。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遥远、宁静而又带有些许忧伤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4. “甚懒赋长杨,慵吹短笛,侧帽骑驴。”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漠视态度,他宁愿选择懒散的生活而不是追求名利。同时,”侧帽骑驴”这一行为也展示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5. “何须怨漂泊,纵不写莺花,也恋莼鲈。”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使在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安宁和满足。他并不羡慕那些繁华世界中的莺歌燕舞,而是更加珍视自己对莼菜和鲈鱼的喜爱。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6. “昨夜西风紧,忆芙蓉江上,相唤提壶。”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西风吹拂的画面,诗人独自站在江边,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时光。这里的芙蓉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名或者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地点。诗人通过这个动作——“相唤提壶”——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那份期待相聚的心情。

  7. “任教醒了还醉,心事水云孤。”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矛盾和无奈。他虽然醒着,但似乎又陷入了梦境之中,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感。这里的“水云孤”可能意味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像水面上的云一样飘渺而难以捉摸。

  8. “待说与归期,潇潇暮雨啼鹧鸪。”
    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归期的期望以及他对即将到来的风雨的预感。鹧鸪的啼叫声预示着将有一场雨,而这场雨可能正是诗人心中期盼已久的归期。这一句既包含了对即将到来的旅行的期待,也透露出诗人在风雨中的孤独和不安。

整首诗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画面感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传达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