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如楼阁,围成帘箔,放眼全无寥廓。
客心不耐十分凉,恰遮得秋阴漠漠。
风声牢落,雨声滴沰,昨夜何曾睡著。
小窗还有看残书,幸卷了斜阳那角。
注释:
鹊桥仙五首 其二耸立如楼阁,环绕成帘箔,放眼全无寥廓。
客心不耐十分凉,恰好遮得秋阴漠漠。
风声牢落,雨声滴答,昨夜何曾睡著。
小窗还有看残书,幸好卷了斜阳那角。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景图。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将秋天的景色和心情巧妙融入诗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耸如楼阁,围成帘箔,放眼全无寥廓”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日里高耸入云的山峦,以及它们所围成的天空之幕,使诗人感到眼前一片开阔。这里的“寥廓”一词,既形容了天空的辽远空旷,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感。
“客心不耐十分凉,恰遮得秋阴漠漠”表达了诗人对秋风的敏感与忧虑。秋风带来了凉意,却恰好遮住了那些令人心烦的秋阴,使诗人的心情得以暂时安宁。这句中的“客心”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心情,“凉”则是指秋风带来的寒冷之意。
接下来的两句“风声牢落,雨声滴沰,昨夜何曾睡著”进一步描述了秋夜的景象。风声凄凉、雨声滴答,这些声音在夜晚交织成一曲凄婉的乐章。然而,这并未影响到诗人的睡眠,他仿佛在梦中也感受到了这份凄美。
最后两句“小窗还有看残书,幸卷了斜阳那角”则透露出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仍不忘读书的情景。尽管周围环境静谧无声,但诗人却依然能够专注于手中的书籍,享受着阅读的乐趣。这里的“斜阳那角”可能是指书桌上某个角落的位置,象征着知识的光辉,也寓意着诗人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渴望,让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