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香吹散锦熏笼,门掩绿阴中。
筹花斗草年年事,今年怎、事事疏慵。
桃叶轻随逝水,柳枝瘦舞迥风。
月明应笑画堂空,小阁睡娃僮。
新愁隔断相思路,湘罗揾、难寄啼红。
不恨寻春较晚,可怜俱是飞蓬。

【注释】

生香:香气。锦熏笼:华丽的香熏笼。筹花斗草:以花卉、草药等为戏弄对象的游戏。桃叶:即桃叶歌,相传为晋王献之所作,后为歌咏女子爱情之辞。湘罗:一种薄纱,此处指女子的头饰。

【译文】

花香飘散在华丽的香熏笼里,门掩绿荫中。

用花草游戏消磨时光是年年的事,今年怎地事事疏慵。

像柳枝一样的纤纤腰肢,随着流水轻轻荡去。

月光明亮的时候应笑我的空荡荡画堂,小阁上睡娃僮已经睡熟了。

新的忧愁隔断了我的相思路,湘罗巾难寄啼红泪。

不恨寻春比往年晚来,可怜都是像飞蓬一样漂泊不定。

【赏析】

《风入松》原题下有小注:“楚泽赵崇”,此词当作于淳祐四年(1244)春,当时作者正客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与赵崇同游。词人以“生香”起笔,写春风拂过华美的香熏笼,撩拨着她的心弦。她闭门幽居,独处一室,但见满院落花飞舞,不禁勾起无限惆怅。

“桃叶”二句承上启下,写自己对青春易逝、往事如烟的感慨。“桃叶”、“柳条”分别取自古代歌女名和《楚辞·招隐士》:“余感时兮怅忘归,魂一夕而九逝;泣涕兮沾襟。”意为桃花叶随风飘散,杨柳枝条舞动摇曳,暗喻佳人已逝,韶华不再。

“月明”以下,写闺房孤寂,思念情深,无人相伴。“小阁”三句写闺中寂寞生活。“小阁”、“睡娃”皆借古事以写实。“睡娃”出自南朝梁元帝诗,“梦登寒云楼,楼前有双燕。飞燕逐雕翔,徘徊绕窗槛。徘徊还绕阑,垂羽拂绣帘。思君不能寐,侧身向枕眠。低鬟逐娇鸟,两心愁未展。”这里用以代指闺中之人。“难寄”、“啼红”写相思之情。湘罗巾系住她的眼泪,却难以寄托深情。“湘罗”典出屈原《九歌·湘夫人》:“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结拍“不恨寻春”点明主题——惜春伤别。“可怜”二字写出了她对青春流逝的无限伤感和无奈。

全词写尽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忧伤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逝去和佳人远别的无限惋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