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溶溶。
秋岭重重。
怅登临、水杳山穷。
愁人心上,何处相逢。
在雁声边,叶声外,雨声中。
三秋作客,十年心事,恨迢遥、芳讯难通。
炉烟初碧,灯芯徒红。
任羁怀冷,吟怀淡,酒怀慵。

【注释】

秋浦:指秋天的渡口。溶溶:水波荡漾的样子。

秋岭重重:重重叠叠的山岭。

怅登临:登临高处,眺望远方。

水杳山穷:水势浩渺,山影不见,形容极目远望。杳,渺茫。

雁声边:大雁南飞时发出的声音。

叶声外:落叶飘落的声音。

雨声中:雨打叶上的声音。

三秋作客:三年在外做客人。三秋,指一年中的秋季三个月。

十年心事:十年来积压在心中的心事。

迢遥:遥远。

芳讯难通:芳信难以传达。指音讯不通、音信全无。

炉烟初碧:新近点起的炉灶冒出的烟是青蓝色的。

灯芯徒红:燃着的灯芯是红色的。

羁怀冷:旅途中思乡念亲的心情很冷清。

吟怀淡:吟咏诗篇时心情很平静。

酒怀慵:酒量不好,不愿喝。

【赏析】

这首词为辛弃疾晚年所作,表现了作者长期被罢官闲置、郁郁不得志的愁苦情怀。

上阕写登高远眺所见之景。开头两句“秋浦溶溶,秋岭重重”,描绘出一幅江水波光粼粼、群山连绵起伏的秋日江边远景;接着以“怅登临”领起,“水杳山穷”,写出自己因思念亲人而登高远眺,但只见到水波浩渺、山岭苍茫,更增惆怅之情;“愁人心上,何处相逢?”则将作者的忧愁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思念至极、相见无期的痛苦心境。

下阕抒写作者久客异乡时的孤寂与烦闷。“雁声边,叶声外,雨声中”,三句从听觉角度描写环境,大雁南飞,落叶纷飞,雨点敲打树叶,这些声响都显得十分微弱,它们似乎都不足以引起人的注意,而作者却因此更加感到孤单寂寞,无法排遣内心的烦闷。“三秋作客,十年心事,恨迢遥、芳讯难通”,这几句则是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感叹。“芳讯难通”一句,更是直陈自己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朝廷不任用自己的不满。

整首词意境幽远,含蓄蕴藉,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